更年期是女性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可能會出現各種不適癥狀,但如果此階段將身體管理好,未來就可能擁有一個更健康的老年。
更年期有哪些癥狀?
絕經前后諸證是中醫的病名,相當于西醫的更年期綜合征。
是指女性絕經前后,圍繞月經紊亂或者絕經,出現陣發性烘熱、汗出、五心煩熱、煩躁易怒、情緒不穩、頭暈耳鳴、心悸失眠、面浮肢腫、或皮膚蟻走樣感等癥狀,稱為絕經前后諸證,亦或是“經斷前后諸證”。
這些癥狀往往參差出現,輕重不一,持續時間或長或短,短者僅數月,長著可達數年。年齡通常是在45-55歲,也有少部分人會延長到60歲。
南昌貢方堂中醫科專家陳順濤表示,更年期常常有以下表現:
烘熱、自汗、盜汗、頭暈目眩、心慌、心悸、胸痛、血壓不穩、頭痛、關節痛、肢體麻木、失眠、耳鳴、腦鳴、健忘、神疲乏力、情緒不穩甚至失控、焦慮、緊張、恐懼、想哭、淡漠、抑郁、食欲減退、便秘、拉肚子、尿頻等。多有性欲減退、月經紊亂或絕經。
中醫怎么看待更年期?
01腎陰虛型
腎陰虛所導致的更年期綜合征,可見月經不調,眩暈,五心煩熱(兩手心和兩足心發熱,并自覺心胸煩熱),盜汗(入睡后汗出異常,醒來后汗出停止)、腰膝酸軟(腰部和膝部酸軟無力的感覺)等癥狀,宜服用具有滋補腎陰功效的藥物。
02腎陽虛型
腎陽虛所導致的更年期綜合征,可見經期紊亂,甚或閉經,精神不振,畏寒怕冷,面色晦暗等癥狀,宜服用具有溫腎助陽(溫補腎臟陽氣)功效的藥物治療。
03肝氣郁結型
肝氣郁結所導致的更年期綜合征,可見情志不舒,乳房脹痛、身體刺痛、口干、口苦、喜嘆息、月經不調、大便干結、舌質紫暗、有瘀斑、脈弦澀等癥狀,治療宜疏肝解郁。
04心腎不交型
心腎不交所導致的更年期綜合征,會出現心悸、怔仲、健忘、多夢、咽干、潮熱、盜汗、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癥狀,治療宜交通心腎。
中醫怎么調理?
中藥調理
如常見的陰虛陽亢類,可選擇滋陰補腎藥物,比如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腎虛肝郁的女性,可以用逍遙丸;心腎不交的,可以選用天王補心丹、酸棗仁湯,對于改善失眠效果不錯。
針灸
調節經絡氣血,常用的穴位如養陰方面有三陰交、太溪、腎俞、肝俞等穴位。
飲食調理
避免刺激性食物,咖啡、濃茶、酒要盡量避免。可以吃滋陰的食物,銀耳、百合、枸杞、黑芝麻等。此外健脾食物也有幫助,如山藥、蓮子等。
情志調節
要保持心情舒暢,可以通過聽音樂、打太極拳、做瑜伽來進行放松。
生活方式的調整
避免熬夜,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配合適當的運動,像散步、五禽戲等。注意避免受寒。
醫案
患者,女,42歲。
自述:月經紊亂伴失眠、抑郁5月余。患者5月余前開始出現月經周期不規則,經量較前減少,伴見入睡困難,眠淺易醒,情緒抑郁,未系統診治。
診斷:經斷前后諸癥(肝郁血瘀證)
治則:活血化瘀,理氣安神
處方:血府逐瘀湯加減
藥用:熟地黃、桃仁、紅花、甘草、枳殼、赤芍、益母草、桔梗、川牛膝、川芎、柴胡、路路通、水蛭、首烏藤、合歡皮、磁石、茯神。7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飯后30分鐘溫服。
二診:患者訴服藥后思慮多、悶悶不樂、悲傷欲哭癥狀逐漸緩解,睡眠仍較差,仍有咽喉緊張感。在上方的基礎上去益母草、路路通、水蛭,加酸棗仁、白術、香附,再進7劑。
預后:患者訴服藥后睡眠、咽喉緊張感較前明顯改善,已能入睡,眠淺易醒有緩解。守上方,再進7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