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貨金價突破3100美元/盎司歷史高位之際,華爾街機構對黃金走勢的判斷出現顯著分歧。盡管美國銀行將未來兩年金價看高至3500美元,高盛給出年底3300美元的預測,但晨星分析師Jon Mills近日發出預警,認為黃金或將在未來五年內回調至1820美元,較當前價格腰斬近四成,抹去過去12個月全部漲幅。多空力量激烈博弈的背后,黃金市場正面臨三大關鍵轉折點。
供應端壓力山雨欲來
Mills指出,當前金價高位運行正引發礦產供應端的連鎖反應。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二季度黃金開采利潤飆升至950美元/盎司,創2012年以來峰值。受此刺激,全球黃金地上存量已突破21.6萬噸,五年間增幅達9%。更值得警惕的是,隨著礦產金增量釋放和廢舊黃金回收量提升,市場可能在未來2-3年迎來供應洪峰。標普全球統計顯示,2024年黃金行業交易量同比激增32%,這一反常活躍度往往預示著市場拐點的臨近。
央行購金潮或臨拐點
支撐近年金價的核心動力——央行購金需求正顯現疲態。雖然2024年全球央行連續第三年實現千噸級黃金增持,但世界黃金協會最新調查揭示,71%的央行表示未來12個月將維持或削減黃金儲備。從歷史經驗看,當超七成央行進入觀望狀態時,往往預示著大規模購金周期臨近尾聲。Mills強調,當前央行持倉量已處于歷史高位,持續增持的邊際效應正在遞減。
需求端動能雙重衰減
除機構投資者外,實物黃金消費市場同樣顯露疲態。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黃金消費國,2024年上半年金飾需求同比下滑12%,而中國投資金條銷量增速也較去年同期收窄5個百分點。更為嚴峻的是,隨著美聯儲降息預期反復搖擺,黃金ETF持倉量已連續三周凈流出,顯示投機資金對金價的持續上漲開始產生疑慮。
面對市場分歧,道富環球首席黃金策略師George Milling-Stanley提醒投資者,雖然地緣政治風險仍支撐黃金避險屬性,但當前價位已計入過多樂觀預期。歷史數據顯示,當黃金開采利潤率突破900美元關口時,往往伴隨隨后3-5年的價格回調周期。這場由貨幣屬性與商品屬性共同導演的多空博弈,或將重新定義黃金市場的價值中樞。
素材源于財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