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春季征兵令,要求在7月15日前征召16萬名士兵,創下俄聯邦成立以來單次征兵規模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新兵不會被派往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及扎波羅熱的俄軍駐地,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本土防御。就在俄總統普京做好最壞打算之際,我國外交部長王毅到訪莫斯科,表明了中方對俄美,中俄關系的立場。
自2022年沖突爆發以來,普京每一年都會提高征兵人數。即便這16萬新兵將承擔二線防御任務,但他們發揮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俄軍更多的精銳部隊將可以投入重點戰場,在俄烏真正停火前完成更大的軍事目標。
俄羅斯一直通過“合同兵招募加義務兵征召”雙軌制補充兵力,此次春季征兵是俄軍常規輪換的一部分,旨在維持約115萬現役軍人的規模。
烏克蘭軍方發言人近日指出,俄軍近期在哈爾科夫方向加強攻勢,但未觀察到新增作戰部隊參戰跡象。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則認為,俄軍當前戰略重點仍是鞏固頓巴斯地區控制權,征兵令可能為長期防御部署做準備。可以說,俄羅斯真正擔心的是北約集團,而不是正面戰場上的烏克蘭。
媒體此前指出,盡管美西方對俄實施超1.6萬項制裁,但俄羅斯2023年、2024年GDP仍逆勢增。克里姆林宮通過“戰爭經濟”模式,將30%以上的財政預算投入軍事領域,以較高簽約獎金吸引兵源。
普京已經亮明了立場,俄羅斯愿意打一場“百年戰爭”,這意味著俄烏沖突仍舊是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但事實上,俄羅斯也面臨著很大的內外部壓力,也希望在目標達成的前提下盡快實現停火。就在普京簽署征兵令的當天,我國外長王毅抵達莫斯科展開訪問,釋放了多條重要信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1日報道,我國外長王毅在訪俄期間接受采訪,強調中俄關系“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核心原則,并呼吁國際社會推動對話解決烏克蘭危機。
針對俄烏沖突,王毅表示:“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主張通過政治對話解決爭端”。王毅外長指出,中方將繼續在聯合國等多邊框架內推動建立“兼顧各方安全關切的均衡機制”,同時反對“任何激化矛盾的單邊制裁”。
所謂“兼顧各方安全關切”,既有俄羅斯的安全關切,也有烏克蘭、歐洲等當事方的安全關切。俄羅斯的安全關切是打破北約集團的施壓和威脅,要求烏克蘭去納粹化、去軍事化,永遠不得加入北約等組織。這些要求與烏克蘭和歐洲的要求有一定沖突,需要經過進一步磨合。
讓俄羅斯方面感到驚奇的是,王毅外長在談到俄美關系時表態,俄美剛剛邁出恢復正常接觸的第一步,這有利于給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帶來積極預期。從這里人們可以看到,我國在大國外交中,有著廣闊的格局和胸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