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深圳市羅湖區教育局主辦、羅湖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的“羅湖區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公益行動啟動儀式暨工作部署會”在羅湖區正式啟動。公益活動以落實國家人工智能教育戰略為核心,圍繞“四階遞進”培養體系,推出公益科普課程、重點課題遴選計劃、暑期AI大賽等內容,旨在構建多方協同的AI教育生態,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人民德育數據中心執行主任袁成以“資源賦能,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標桿”為主題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通過“普及→特長→專業”的培養路徑,可以有效激發青少年的AI學習熱情,此次課題遴選將進一步強化資源普惠共享。
啟動儀式上,《中國科技教育》雜志社副主編黃錦華對“2025年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課題遴選”活動進行了專項解讀。作為本次公益行動的核心板塊,課題遴選聚焦“課程體系優化、教學資源開發、教師培訓創新”等六大方向,鼓勵一線教育工作者立足實際教學需求,申報具有實踐價值的自擬課題。入選課題將獲得最高2萬元經費支持,并需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教學資源包、研究報告等成果。優秀案例將通過《中國科技教育》期刊向全國推廣,助力解決師資培養不足、課程資源短缺等現實問題,探索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標準化實施路徑。
羅湖區教育局副局長陳亞橋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此次公益行動不僅是區域教育發展的里程碑,更是落實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實踐。通過課題遴選與產學研協同創新,羅湖區將持續構建人工智能教育生態體系,為培養未來科技人才夯實基礎。
據悉,啟動儀式吸引了羅湖區30余所學校代表參與。未來,羅湖區將通過公益課程、課題研究、競賽活動,持續擴大AI教育覆蓋面,為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堅實支撐。
《中國科技教育》(CN 11-4765/N、ISSN 1671-4350)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主辦的國家級期刊,是目前唯一專注于服務廣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性、綜合性刊物。雜志始終致力于推動科教融合,引領青少年科技教育發展方向,服務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通過提供權威、豐富、生動的國內外科學教育研究成果和案例,賦能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發展和科技教師隊伍建設。
《中國科技教育》已入駐中國知網、維普網、龍源期刊網等權威數據庫,是中國科協認定的領域權威期刊。經過多年的發展,雜志已經成為廣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獲取國家教育科技人才政策信息的重要窗口,探索校內外科技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交流平臺,提供最新科技教育資源的服務載體,以及展現國內外科技教育發展動態的資訊匯聚平臺。
編輯、排版 | 孟想
一校 | 孟想
復校 | 若惜
終校 | 朱志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