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搏防守的絞殺局,火箭的內線高塔和湖人的外線火銃對撞,兩邊都算是打出了自己的基本盤優勢,但都沒拉滿,最終也就是“三分比兩分對一分”的微弱跑分優勢。
之前念叨過湖人和火箭在類型上的相互針對:
湖人的持球人對于火箭少但必須多用的防守弱環(申京、格林)是個考驗,后者有幾位極佳的防守人,也有兇猛澎湃的防守輪轉,但總有暴露到一線的時候。
反過來火箭的前場體型、沖擊力會給湖人的內線防守帶來正面壓力——你的內防靠人數、靠收縮,那我用更高更勇的體型,一旦正面攻破你的邏輯就崩塌了。
另外也提到過,湖人的防守怕既能持球又賊快的,而火箭快的和能持球的是兩撥人,阿門和格林是唯二的例外,如果他們能對湖人的上線防守帶來壓力,那湖人的防守會更加難做。
實際的比賽場面也不出意外,格林和阿門只能偶爾刺撓,原始體型帶給湖人的壓力還是大于持球層面——相比又快有準的公牛,湖人更像在面對又粗又大的魔術。
雙方開場的進攻成功率極低,看似是大家都不進三分,但內里不同:
湖人先是能輕松創造空位機會但完全投不進,然后面對申京+亞當斯的雙塔則缺乏攻框的信心;
火箭則是有之前說的老毛病,就是在缺少空間感的基礎上,也很難打出針對性:
申京、格林甚至阿門,都有面對湖人防守理論上的優勢點——申京的低位和體型、格林的持球速度、阿門的體型爆發力結合——但這些內容始終不能穩定兌現到比賽中。
他們空間和處理球都一般,所以經常不能把球打到目標位置,無法拒絕狄龍們有很多逾權的出手,首節火箭的得分荒,以及第二節時不常斷電都由此而來。
當然,湖人的防守在其中也起了作用,前鋒群對申京的繞防與限制接球,包括收縮保籃板、防二次進攻都做得不錯——但對于阿門格林偶爾找到持球啟動通道的回合,湖人屬于力不能及,確實不能兼顧了,綜合下來也只是不被內線捶崩,但火箭該拿的分數還是能拿到,也必然是禁區的優勢一方。
P.S. 這種體型劣勢下的內防需要活力,需要肢體動作,上半場火箭的0罰球或許讓一些朋友不滿,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喜歡聊哨子,吃虧得利都不愛聊,所以對此我鼓勵大家各持己見,大大方方個人競技就好,下半場湖人開始光速送哨,那也是他們要想辦法解決的局面。
除了這些爭議因素外,比賽輪廓也就大致清晰了:
火箭掌握著禁區優勢與阿門強行制造的一些混亂回合,也限制了湖人的籃下終結效率,湖人則依靠團隊籃板把禁區失血控制在一個可控范圍,時不常抓一些范喬丹的錯位,此外的時候不太進籃下但外線機會一堆——然后三分手感基本主導了雙方的此起彼伏:
上半場湖人為了在籃板和活力上匹配三高用了不少范德彪+古德溫,這個沒空間又沒終結的陣容很依賴外線球員直接解決進攻,彼時湖人亂鐵,反而是火箭的三分和反擊全開,等到后邊三分投進,能把火箭留在陣地戰,比分也就重新僵持回來。
下半場開場湖人試圖攻擊火箭的單內線,但效果也就那樣,錯位的攻擊效果稍好,但頻率不夠多,三分綜合算回暖,DFS在弧頂反復出手三分的畫面宛如復制粘貼,文森特也貢獻了請神回合,湖人得以擁有微弱的跑分優勢。
這其中三個持球核新都沒有大量主攻得手的回合,但東契奇掌握了最大產量的開發,里夫斯提供了驚人的快攻活力,勒布朗則是真正能匹配火箭前場天賦的小球內線。
此前說過三核應該在一些階段拒絕把球傳給防守可以給你的機會,但也說過東皇的籃球哲學大概會堅持這種合理的選擇,更大樣本下我希望他們改改,但至少本場,是東皇“下次你在空位我還傳給你”的理念的正面印證。
而火箭一側,大概是對湖人三節下半段的三分空位程度刺激到了,烏度卡在第四節用了大量的小陣容,并且拿下了防守端被東契奇追打的杰倫格林,試圖用強度和輪轉來以防帶攻,實際效果比場面觀感稍好——看場面火箭進攻很費勁,但回頭一盤數據,湖人其實也一度得分荒,小樣本下跑回了一點分數。
但他們的持球問題依舊,在關鍵時刻不能清晰打出針對性,在湖人三核也不太進球的背景下自己反而送了關鍵失誤,成為了決定比賽的一點因素。
這是兩邊建隊差異的必然,湖人有高級別的持球人,最后時刻就算不進球也不容易有離譜失誤——公牛那場的勒布朗緩緩點頭——而火箭的體型在48分鐘里是優勢,在48秒里則不能明確地完成處理。
最終比賽也就在三分對禁區的效率對跑和關鍵球的執行差距上結束,湖人贏得絕不輕松,即使文森特這樣的表現有跡可循,DFS能這樣投中3分的場合也不會很多。
他們的防守表現不錯,沒有被正面沖垮,而進攻則還得繼續磨合三個持球人之間的化學反應——當然,這么一場防守、肉搏、滯澀又疲勞的比賽,贏下來總是關鍵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