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農歷三月三,是福昌閣廟會最為隆重之時。俗話說:“趕過福昌會,一輩子不抱愧”,閣前唱大戲、擂大鼓以及各類雜耍表演,豐富多彩,場面宏大。公路上車水馬龍,沿線攤位林立,往來行人摩肩接踵,熱鬧非凡。河南省宜陽縣司法局借此良機,聯合韓城司法所在廟會現場開設“法治小鋪”,巧妙地將普法宣傳融入民俗盛會,為傳統盛會增添濃厚的法治氛圍,也為群眾帶來不一樣的廟會體驗。
一大早,志愿者趕緊來到廟會現場,選擇合適位置,擺桌子、拉橫幅、賺吆喝,吸引著過往群眾的視線。“法治小鋪”內,志愿者精心準備了各種宣傳資料和小禮品,不少群眾主動索要宣傳手冊、咨詢法律問題,法律服務點成了廟會上一個獨特的“人氣攤點”。
在廟會人流量最大的時候,志愿者紛紛走進人群中,向來往群眾和攤點經營者進行“零距離”普法。防范電信詐騙、如何申請法律援助、掃黑除惡知識、用火用電安全常識等等,志愿者用地道的“宜陽方言”為大家普及法律知識,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同時,志愿者還結合群眾生活實際和需求,針對民間借貸、鄰里糾紛、婚煙家庭、贍養糾紛、交通事故等常見法律問題進行現場說法,“面對面”答疑解惑,為群眾送上廟會“大禮包”。
“這個法治攤位真好,不僅學到了法律知識,還解決了我家的問題。”“你們送的小禮品真實用,我還掃了上邊的二維碼,關注了咱的公眾號。”“我加了工作人員的聯系方式,以后真遇上問題也能及時咨詢了。”
普法活動與民俗文化相融合,既“接地氣”,又“聚人氣”。宜陽縣司法局致力于將“法治小鋪”打造成為流動的“法治課堂”,將法律知識融入傳統盛會,不僅提升了群眾的法治意識,還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實現普法教育再深化,群眾滿意度再提升。
本次活動發放宣傳資料500余份,提供法律咨詢70人次,惠及群眾1100余人。(來源 宜陽縣司法局)
【編輯 瀅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