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愿意退讓,過幾天會準時到庭。
二月的夜晚,天氣依舊清冷。張邈的“一案一空間”平臺收到一條提醒。
“好的,希望你們能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好好談談。”張邈盯著屏幕上的對話,心里的那塊“石頭”落下了一半。
這塊“石頭”,是從看到起訴書上寫著原被告雙方都是聽障人士開始有的。
小周和小夢原是一對夫妻,雙方都是聾啞人,因累年的生活瑣事糾紛二人感情徹底破裂,2025年2月,小周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您好,這里是鼓樓區法院,現在我們以短信的形式告知您‘一案一空間’的使用方法,請按照步驟操作,方便我們交流和溝通。”為了更好交流,審判團隊用短信分別通知了小周和小夢如何使用“一案一空間”,但信息發送后還是不放心,不確定他們能不能接到有效信息,于是決定去他們家里走一趟。
幸運的是,在小區里遇到了小夢。“他提出離婚我同意,但是我沒有收入,也沒有地方住,他們家有房子,想讓他們分給我一套房子,但是他們家不愿意。”小夢用手機打了一長串文字給審判團隊看。
雖然沒見到小周,審判團隊還是決定先和小夢聊聊,大概了解她的訴求后,又幫助其分析了當前的情況,并表示希望他們兩位當事人都能準時來開庭,敞開心扉坐下來好好聊聊。
考慮到兩位當事人情況特殊,庭審前,張邈通過“一案一空間”和他們聊了很多,結合雙方實際情況,從親情、責任等方面入手,與原被告進行網上信息溝通、做調解工作,在這個獨屬于他們的“空間”內,給雙方提供了合理的調解方案。
庭審中,鼓樓區法院聘請了專業手語老師,全程參與庭審。同時審判團隊準備了厚厚的手寫紙,方便法官和當事人交流,保證各方的意思都能清晰準確的表達出來。
但無論是手語翻譯,還是用筆書寫,“交流”之間都有時間差,有時候還沒來及表達清楚,小周和小夢就因為意見不合情緒變得激動。
“我都說我不要他們的房子了,但是我們現在住的房子是兩人一起出錢買的,當時還借了我爸媽的錢,他們得給我20萬。”小夢激動地用手比劃著,神色焦急地一會看著手語老師,一會望向張邈。
“不行,他們家根本沒出那么多錢,我最多給他們10萬。”小周同樣通過手語老師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我已經退了一步,一分都不能少。”小夢堅持著。
“我手里也沒那么多錢,最多給你12萬。”小周表示。
關于孩子今后歸誰,你們考慮好了嗎?
看著雙方要求的金額數差距有點多,張邈在手寫紙上寫出要問的問題。
小周寫道:商量好了,兩個孩子都歸我,我家里環境更適合孩子的成長,兩個孩子也愿意,我不要她付撫養費。
小夢寫道:兩個孩子都歸他,我雖然心里很不舍,但我現在沒有能力撫養孩子,孩子跟著他能更好過點。
張邈寫道:小周今后要負責兩個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需要付出的不少,小夢生活也不容易,希望你們兩位多想想孩子,再努力為對方考慮一次。
來來回回的書寫,一次又一次的翻譯,最終,橫亙在小周和小夢之間的問題被一一化解,二人達成調解協議。隨后,張邈及時進行了家庭教育指導,向小周和小夢發送了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要求雙方繼續關心、關愛未成年子女,陪伴其健康成長,履行父母應盡的監護責任。
這次特殊的調解,密密麻麻的手寫紙用了幾十張,在“一案一空間”上交流的信息多達五百余條……
在法治社會中,每一個群體、每一位公民都應得到平等、公正的對待和充分的尊重。讓有聲的世界更清晰,讓無聲的世界更明朗,是司法進程中展現司法擔當的有力探索。鼓樓區法院將一如既往地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確保助殘綠色通道的暢通無阻,深化“一案一空間”在訴訟服務、文書送達、在線調解、督促履行“多場景應用”,做實定分止爭、案結事了,有效解決當事人“急難愁盼”,最大程度滿足群眾對公平正義的要求和期待。
供稿:徐州鼓樓法院 李茜 張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