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王圓 王艾冰)春季是流腦(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高發(fā)時期。3月2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fā)布提醒:流腦的典型癥狀為發(fā)熱、頭痛、嘔吐和皮膚出血,由于早期癥狀與普通感冒相似,許多人易忽視,導致延誤治療。
醫(yī)護人員為家長講解四價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中新網 圖
根據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發(fā)布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診療方案(2023年版)》,流腦是由腦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脊髓膜炎,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人群普遍易感,6月齡至2歲時發(fā)病率最高。
“如果是流腦普通型,早期癥狀與普通上呼吸道感染較難鑒別,重癥流腦早期會出現神經系統(tǒng)癥狀。”3月31日,河南省兒童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媛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此外,噴射性嘔吐,皮膚、黏膜出現瘀點(斑),嬰幼兒出現前囟隆起等也是流腦主要臨床癥狀和體征。
“需要注意,免疫應答的個體差異和病原體變異會影響疫苗保護效果,且疫苗保護效果會在3至5年后下降。”王媛表示,兒童進行完基礎免疫后,根據國家免疫規(guī)劃,建議在3-6歲加強接種;而針對高危人群(如疫區(qū)居民、免疫缺陷者),建議每3-5年進行定期補種;普通人若前往流行地區(qū)或暴露風險高,可考慮加強接種,如有特殊需求(如旅行、疫情暴露),應咨詢專業(yè)機構評估是否需要補種。
中國疾控中心官網信息顯示,近年來,我國70%的流腦病例年齡主要在18歲以下,尤其以6個月至2歲時期的嬰幼兒風險最高。流腦起病急、進展快,極易導致死亡,其病死率超過10%。約20%的流腦患者即使治愈后,也會留有嚴重的肢體和組織的傷殘。
接種腦膜炎奈瑟菌疫苗是預防流腦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國家免疫規(guī)劃為適齡兒童提供免費A群、A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我國亦有多種自費流腦疫苗可供選擇,如ACYW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結合疫苗、ACYW結合疫苗等。
“需要注意,免疫應答的個體差異和病原體變異會影響疫苗保護效果,且疫苗保護效果會在3至5年后下降。”王媛表示,兒童進行完基礎免疫后,根據國家免疫規(guī)劃,建議在3-6歲加強接種;而針對高危人群(如疫區(qū)居民、免疫缺陷者),建議每3-5年進行定期補種;普通人若前往流行地區(qū)或暴露風險高,可考慮加強接種,如有特殊需求(如旅行、疫情暴露),應咨詢專業(yè)機構評估是否需要補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