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光中,維吾爾文編輯古麗米拉的指尖在鍵盤上稍作停頓——這曾是每位少數民族文字編輯最熟悉的“翻譯時刻”。如今,隨著該系統智能編輯功能藍色進度條100%的躍動,一份維吾爾語新聞初稿已然完整呈現。“過去雙語報道需要反復校驗數小時,現在跨語種創作縮短至秒級。”這位資深編輯輕撫著數字化工作臺,感慨萬千。而在帕米爾高原海拔4000米的杏花村,記者古麗米熱通過中國電信定制的5G專網,將春日盛景實時回傳至烏魯木齊總部。目前,“石榴云”平臺通過中國電信的積極助力,實現4K直播零卡頓,助力偏遠地區新聞現場“零時差”呈現。
目前,“石榴云”平臺已經深度嵌入中國電信的“星辰大模型”實現了多語種新聞生產智能化升級。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新聞初稿生成時間從60分鐘縮短至5分鐘,內容準確率達95%。2023年數據顯示平臺每天可自動化生成500余篇少數民族語言新聞,民族團結主題報道傳播量顯著提升。中國電信新疆公司開發的智能審核系統通過機器學習模型,將內容合規性檢測效率提升80%,保障日均萬條內容安全發布。“石榴云”平臺作為落實自治區黨委“全疆一張網”戰略的核心載體,搭載了中國電信新疆公司為其創新構建的“1+85”運作體系,實現全疆85個縣級融媒體中心全域協同。
截至2023年底,平臺已形成覆蓋2000萬用戶的傳播矩陣,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并榮獲“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技術創新使新聞報道在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等領域的觸達率顯著提升,真正實現了“速度與溫度”的雙重突破。中國電信新疆公司與新疆日報共建的5G-區塊鏈實驗室已實現5萬篇新聞作品全生命周期存證,版權糾紛率下降75%。
“目前我們為‘石榴云’平臺提供了高速率、低時延的5G網絡支持,顯著提升了融媒體內容的生產與傳播效率。例如,通過咱們中國電信的5G技術實現“一鍵多端”發布功能,采編內容可同步分發至報紙、廣播、客戶端、社交媒體等全渠道,解決了傳統媒體“各自為戰”的痛點。”中國電信新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此外,在智慧交通、工業等領域積累的5G技術經驗(如天山勝利隧道的5G基站部署、無人礦車遠程操控等)也被間接應用于媒體場景,優化了數據傳輸與實時協作能力。
這場傳統媒體與科技企業的深度合作,不僅重塑了新疆傳媒生態,更以“媒體+”模式賦能社會經濟發展。隨著5G-A、AI大模型等技術的迭代升級,中國電信新疆公司正加速將“石榴云”平臺打造成邊疆地區數字化轉型的示范樣本,為“一帶一路”沿線發展提供創新經驗。
從天山腳下的新聞現場到沙漠邊緣的縣級融媒體中心,“石榴云”平臺正以技術創新重塑新疆傳媒生態。未來,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將加速構建“云網智算”一體化生態體系,通過“算力+模型+應用”全鏈條布局,推動新疆數字化轉型邁向“智算驅動”新階段。依托全疆“1+16”智算網絡和天翼云“息壤”平臺,拓展農業、工業、醫療等千行百業場景,培育AI+政務、AI+文旅、AI+教育等創新業態,助力新疆打造“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創新高地,讓人工智能的智慧之光照亮天山南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