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月31日)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
發布賽迪創新百強區(2025)
對全國地級市市轄區創新能力
進行了綜合評估
成都市共有9個區上榜
龍泉驛區排名第43位
與上年持平
居成都市第2位
賽迪創新百強區(2025)
賽迪創新百強區(2025)構建了包含“創新生態、創新動力、創新主體、創新成果”4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對全國除直轄市、國家級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等地級市市轄區創新能力開展了全面評價。
據了解,賽迪創新百強區(2025)共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5.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523家。賽迪創新百強區(2025)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占全國比例超過30%,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總數占全國比例達35%。
入選賽迪創新百強區(2025)
龍泉驛區憑什么?
近年來,龍泉驛區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探索出一條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
創新動能更“強”——龍泉驛區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加快培育壯大創新主體。2024年,普什模具、華川工業2家企業創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區有效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00家,“四上”企業研發投入增長53.2%。
自動駕駛汽車
創新生態更“優”——以高校院所創智為“大腦”,龍泉驛區正逐步搭建起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截至目前,全區有國家級創新平臺10個、省級平臺94個、市級平臺82個,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36家。2024年,獲評全市首批人才發展特色區。
成都方大炭炭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創新成果更“多”——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讓“科技之花”結出“產業碩果”。近年來,多項新產品新技術在龍泉驛問世。成都方大炭炭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核級石墨能夠完全實現國產替代,成都科力深傳感技術有限公司實現高精度科里奧利流量計的國產化替代……
科技成果對接活動
創新勢頭更“足”——依托現有制造業優勢,龍泉驛加快“智改數轉網聯”步伐,將智能網聯作為產業轉型的重點突破。去年,在全省率先實現智能網聯城市測試道路全域開放,新導入領克Z20等7款新能源車型,產業轉型升級跑出“加速度”。
站在新起點
龍泉驛區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
不斷厚植科技創新土壤
努力推動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
轉化為城區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主編:白龍祥
副主編:鄧晴鳳
責任編輯:李娜 鄧爽
編輯:陳卉
記者:楊云華
文中圖片均為資料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