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高師傅受邀參加"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龍年中國行"活動。作為抗癌十年的"老兵",他用自己的經歷激勵著其他癌友繼續前行。回想當年確診胃癌時的絕望,再看看如今穩定的身體狀況,高師傅感慨萬千:"沒想到吃中藥一吃就是十年,現在生活工作都沒耽誤。"
胃病背后的致命危機
作為一名長途貨車司機,高師傅常年風餐露宿,很早就患上了胃病。2014年初,他剛做過"胃穿孔手術",本以為問題解決了,沒想到半年后胃部不適反而加重。"那種難受說不清楚,有點疼,又總是反胃。"起初他以為又是老胃病犯了,但這次癥狀持續了數月不見好轉。
2014年8月,在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檢查室里,醫生面色凝重地告訴他病理結果:"胃印戒細胞癌"。這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低分化胃癌。這個診斷讓這個常年奔波在公路上的硬漢一時不知所措。醫生建議立即手術,于是8月25日,高師傅接受了胃癌根治術,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
化療困境與中醫轉機
術后,醫生建議繼續化療。但此時的高師傅身體極度虛弱:"走路都喘,渾身沒勁,上腹部還隱隱作痛。"這種情況下根本承受不了化療的副作用。就在進退兩難之際,一位同鄉推薦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
2014年10月10日,高師傅第一次來到希福醫院就診。當時他整體狀態很差,但服藥后很快感受到了變化:"渾身上下有勁兒了,腹痛也消失了,感覺又回到了手術前的狀態。"令人驚喜的是,身體恢復后,高師傅竟然重新開起了貨車。"跑了兩個月車,休息兩天就緩過來了。"這種恢復速度連醫生都感到意外。
十年堅持的康復之路
此后,高師傅形成了自己的治療節奏:有空就到醫院復診,忙時就通過郵寄取藥。到2019年,他安然度過了術后五年這個復發轉移的高危期。之后進入鞏固治療階段,每年春秋兩季進行調理,身體狀況一直保持穩定。
如今的高師傅格外注重健康管理:"如果前一天加班熬夜了,第二天一定會休息調整。"這種自律的生活方式,加上持續的中醫調理,讓他創造了抗癌十年的生命奇跡。
術后鞏固的重要性
高師傅是幸運的,但許多患者沒有這樣的好運。袁希福院長近期接診的一位乳腺癌患者就是典型案例:2022年手術后醫生認為"很成功,無需鞏固治療",結果第二年就出現了腦轉移。家屬懊悔地說:"早知道會復發,當初就該做鞏固治療。"
這個慘痛的教訓提醒我們:癌癥治療是一場持久戰。即便手術很成功,也不可掉以輕心。目前沒有任何單一治療方法能完全防止復發轉移。高師傅的案例證明,中西醫結合、長期鞏固的治療策略,才是對抗癌癥的有效之道。
從確診時的絕望到如今的從容,高師傅用十年時間書寫了一個普通人的抗癌傳奇。他的故事告訴我們:面對癌癥,科學治療與堅持同樣重要;而中醫藥在腫瘤康復中的獨特價值,值得更多人了解和重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