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消息,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宣布,將于4月14日對尹錫悅總統(tǒng)涉嫌發(fā)動內亂案進行第一次公審。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韓國政壇正被緊張與不安的氛圍籠罩,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或將來臨。
回顧2024年12月3日晚,尹錫悅突然電視直播宣布實施“緊急戒嚴”,這一驚人之舉瞬間打破韓國政治生態(tài)的平靜。在野黨迅速行動,次日6個在野黨聯合提起彈劾案,指責尹錫悅的行為違反憲法和法律,違背國民主權主義與權力分立原則。此后,彈劾案在國會經歷多次波折,期間各方勢力展開激烈博弈。最終,12月14日,韓國國會以204票贊成、85票反對、3票棄權、8票無效的結果通過彈劾案,尹錫悅總統(tǒng)職務即刻停止,其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三位被國會彈劾的總統(tǒng)。
尹錫悅(資料圖)
此次彈劾案背后,韓國執(zhí)政黨與在野黨間的矛盾全面激化。執(zhí)政的國民力量黨為維護尹錫悅,起初抵制彈劾投票,107名議員集體退場。但在在野黨持續(xù)施壓下,彈劾案仍在艱難推進。共同民主黨等在野黨始終堅定推動彈劾,以尹錫悅違反憲法為由,多次提交彈劾議案。在野黨陣營在國會擁有一定數量議員,他們利用這一優(yōu)勢,不斷在國會發(fā)起針對尹錫悅的調查要求與決議提案,使得彈劾程序得以持續(xù)推進。
韓國民眾態(tài)度也在此次彈劾事件中起到關鍵作用。韓國民調機構“真實計量器”數據顯示,73.6%的受訪民眾贊成彈劾尹錫悅,在關于“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是否屬于內亂罪”調查中,69.5%的人認為符合。民眾不滿情緒高漲,走上街頭舉行大規(guī)模抗議活動,要求尹錫悅下臺,對國會與政府形成強大輿論壓力,促使國會在處理彈劾案時,不得不考慮民眾訴求。
尹錫悅(資料圖)
隨著彈劾案進展,韓國國內政治局勢愈發(fā)復雜。若憲法法院最終裁決彈劾案成立,尹錫悅將被正式罷免,屆時韓國需在短時間內舉行大選,重新確定國家領導人。這一過程中,各政黨將展開激烈競選角逐,韓國政治格局或面臨重新洗牌。執(zhí)政黨國民力量黨若失去執(zhí)政地位,內部或將面臨深刻反思與重組;在野黨若能借此上位,其政策主張與執(zhí)政理念將對韓國未來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
目前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17日發(fā)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執(zhí)政黨國民力量支持率39%,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為44.3%,兩者差距超出誤差范圍。
國際層面,韓國周邊國家與國際社會對韓國政局變化高度關注。韓國作為東北亞地區(qū)重要國家,其政治穩(wěn)定對地區(qū)局勢有重要影響。日本一直關注韓國政治動態(tài),試圖在韓國政局變動中尋找自身利益拓展機會。周邊國家如中國、俄羅斯,也密切留意韓國政治走向,擔心韓國政局不穩(wěn)定影響地區(qū)經濟合作與安全穩(wěn)定。美國作為韓國盟友,在韓國政治危機中態(tài)度微妙,既希望維護與韓國同盟關系,又需考慮韓國國內民意與政治現實,避免過度干預引發(fā)韓國民眾反感。
尹錫悅(資料圖)
目前,韓國憲法法院對尹錫悅彈劾案審理仍在進行。無論最終裁決結果如何,韓國政壇已深受此次彈劾事件沖擊。未來,韓國需在復雜政治局勢中尋找穩(wěn)定發(fā)展道路,平衡各方利益,重建政治秩序,確保國家在穩(wěn)定軌道上前行。韓國政治走向,不僅關乎韓國自身發(fā)展,也將對東北亞地區(qū)乃至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國際社會正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