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G331國道集安段331公里處,一座高3.31米的“331公里”里程碑地標在公路亮相,吸引了眾多游客打卡拍照。
鏡頭定格下,在鴨綠江畔綿延203.5公里的G331國道集安段,長白山余脈的蒼翠山脊與鴨綠江的粼粼波光編織成線,以山水為幕布,勾勒出別具一格的邊境畫卷,被自駕游客稱為“車窗畫廊”。
清晨,集安太平村觀景平臺籠罩在晨霧中,江畔山影若隱若現。距此三公里的明珠島旅居營地內,100多頂帳篷與房車沿江排布,自駕的游客逛完早市正準備早餐,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編織成集安獨有的“慢游體系”。來自天南地北的旅人,在這里實現了“車輪上的詩棲”。上海自駕游客周麗萍告訴記者,她已經在這里停留了八天, 小城愜意舒適的慢生活和當地獨特的煙火氣讓她不舍離開。
清晨的露營者剛收整好帳篷,集安的火盆街已飄起濃濃香味,就連初春的倒春寒也未能冷卻慕名者的熱情。印著“集安味道”的白桃罐頭被自駕游客裝進后備廂。集安正通過味覺記憶連接歷史與當下。“美食+文化”成為集安游新名片。
G331集安段,穿古跡成串,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循著高句麗王朝的時光印記前行,有著“東方金字塔”之稱的長壽王陵和好太王碑的斑駁文字見證著歷史的變遷。當夜幕降臨,《夢縈高句麗》實景演藝在鴨綠江畔震撼上演,優美的舞蹈語匯、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仿佛穿越時空般,將歷史故事化作光影詩篇重現眼前。文物保護的智慧,讓在歷史硝煙中破損的碑刻與墻垣生長出文旅融合的新枝。集安市博物館館員尚彥臣說,當地相繼開發了好太王碑模型、碑文竹簡等200多種與高句麗文化有關的旅游產品,實施了景區綠化美化、游客服務中心、道路建設改造等工程,文物景區環境和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有力地支撐和促進了文旅產業快速發展。
隨著“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建設推進,這條公路正從交通線蝶變為經濟線、文化線。公路不僅串聯高句麗文物景區、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等文化地標,更與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鴨江谷酒莊等生態體驗區形成“紅綠交織”的旅游矩陣,沿途各獨具特色觀景平臺如同打開的取景框,讓每個轉彎都能定格云起林濤、界江奔涌的生動畫面。2024年,沿線鄉村民宿、特色餐飲等產業吸納就業超千人,集安市鴨江谷酒莊通過“葡萄采摘+冰酒品鑒”模式實現營收增長300%。2025年,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建設將進一步激活集安20多個景區100多種旅游資源,推動高句麗人文古跡游、鴨綠江邊境風情游等精品路線轉型升級。
據介紹, 集安市搶抓吉林省建設G331 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契機,立足“一核一帶一環”總體規劃和建設最美邊境城市目標定位,圍繞文化資源、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打造全域、全季旅游業態重點推進實施太極灣風景區、世界文化遺產高句麗文化旅游廊道、抗美援朝第一渡文化體驗區、羊魚渡古渡口露營地等項目;優化沿線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實現 5G 信號全覆蓋、景區旅游公交專線全覆蓋;持續高標準打造“鴨綠江畔 二十八村”鄉村旅游品牌,實現一通百通,穩邊固邊。
當晨霧在鴨綠江面舒展,G331集安段這條200多公里的邊境長廊,以高句麗遺址遺跡的滄桑質感為書脊,以江畔烤肉的市井煙火為注腳,正書寫著自然與人文交織的振興篇章。
記者:施濤 通訊員:金秀
主審 | 王遠洋 審核 | 李蘊涵 編輯 | 史林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