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嘉譯 梁露露 關雅昕
實習生 陳俐穎 文
實習生 王隆 圖
喜歡獨處、重復同樣的話、回避眼神交流、迷戀單一物品……這些獨特的行為特征,指向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孤獨癥兒童( 俗稱“星星的孩子”或者“星孩” )。
孤獨癥兒童
慢熱、內向非本性
晨光穿透河南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的玻璃窗,6歲的果果踮著腳尖轉圈,她的影子在地板上畫出一個個不規則的圓。母親陳女士站在一旁,目光片刻不離。
“轉5圈就休息?!贬t生豎起手掌示意,果果突然停下,伸出小手碰了醫生的手掌——這個看似簡單的互動,卻是陳女士等待了兩年的奇跡。
“媽媽,吃糖?!惫麆倢W會說話時,經常用小手攥著糖果與媽媽分享??呻S著年齡的增長,她與家人的互動卻越來越少。
“女孩子就是內向一些?!逼鸪?,陳女士總是這樣安慰自己。直到果果4歲那年,被醫院診斷為孤獨癥,陳女士才驚覺,其實一切早就有跡可循。
在診室外的長椅上,她查閱相關資料,當看到“終身障礙”“無法治愈”等文字時,手機屏幕的藍光映著止不住的淚水。
“孤獨癥三個字背后有1000多萬個終身需要陪護的孩子以及1000多萬個支離破碎的家庭?!焙幽鲜和t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王少雯告訴記者。
火眼金睛辨“星孩”
非典型跡象別忽視
目前醫學界尚未找到孤獨癥的根治之法,早篩查、早診斷、早干預對于孤獨癥兒童的康復至關重要。
王少雯介紹,當孩子尚處于嬰幼兒這一成長的關鍵階段時,家長就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如果孩子持續性地對呼喚名字無應答、總是刻意回避眼神交流、語言發展顯著滯后于同齡人標準,甚至對父母親情感淡漠、缺乏依戀反應、抗拒肢體接觸等,家長需高度警惕,這可能是孤獨癥發出的預警信號。
孤獨癥還有一系列非典型跡象容易被家長忽視,如面部表情單一、肢體語言運用不自如等,雖不能直接等同于典型的孤獨癥行為,但這些細微表現很可能是孩子社交技能發展受阻的早期警示,切不可輕視。
“在孤獨癥群體中,果果屬于接受治療比較早的?!蓖跎裒楣朴喠讼到y的干預方案: 能力提升訓練搭建認知階梯,靜物詞匯學習構建表達體系,社交游戲訓練提升社交技能。
經過兩年的康復,果果的蛻變令人欣慰——原本困在封閉世界的孩子,語言的閘門轟然開啟。目前她已能與家人對話、模仿社交行為。
應用行為干預
搭建“星孩”成長橋梁
當家庭面對孩子確診孤獨癥時,應積極就診,盡早干預。王少雯介紹,當代醫學與教育領域已構建起多維支持體系,尤其針對6歲前的黃金干預期,形成“行為干預+生物醫學”雙軌并行的系統化解決方案。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以自然生活場景為課堂,通過游戲互動構建社交基石。治療師引導家長在超市購物、公園玩耍等日常情境中,創造多種社交互動機會,將語言理解與情緒認知融入生活實踐。這種模式強調動態評估,每月調整干預重點,形成“評估—教學—泛化”的良性循環。
應用行為分析(ABA)體系則基于“目標的分解、強化和輔助”這一基本原則,采取將某些技能與指令分解步驟教給孩子的方法。一旦做對了立即強化刺激,進行獎勵;而做不到時,家長可輔助完成。
除了康復訓練模式,醫學與科研的發展也為孤獨癥的治療帶來了新希望。 經顱磁治療是一種無創的新型神經調節技術,可以改變皮層特性,導致腦血流量、代謝和神經遞質的變化,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信息處理過程,包括影響神經元的突觸可塑性、突觸興奮和抑制。
目前,經顱磁治療在臨床科研、少數案例病人身上已經取到一定療效。
家庭干預與醫療相結合
托舉“星孩”走出孤獨
“果果的好轉離不開家庭干預?!蓖跎裒┲赋觯诠陋毎Y兒童康復過程中,家庭干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顯著改善兒童的狀況。
家長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其參與能夠為孩子提供更長期、穩定且個性化的支持環境,這是康復機構和治療師無法完全替代的。
她表示,“家醫結合”模式如同雙翼,二者共振,才能托起“星星的孩子”穿越孤獨蒼穹。在這種模式下,家長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系統化培訓與學習,在家對孩子進行持續有效的社交技能訓練,并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和癥狀改善情況,適時調整家庭干預措施。這種緊密的合作,將專業醫療知識與家庭日常照料緊密結合,為孩子打造全方位的康復環境。
王少雯還特別提醒,對于低齡孤獨癥兒童,家庭干預的形式可選擇以運動與游戲為主,例如“躲貓貓”“舉高高”,或者面部行為的注意力訓練等。這些看似簡單的活動,對低齡兒童的發展卻有著深遠影響。親子游戲既能讓孩子在歡樂中成長,還可以增強依戀,提高孩子對人的關注,為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王少雯提到,在孤獨癥兒童治療過程中,家長也面臨自身心理的挑戰,需要經歷一個心理調整過程:從最初難以接受孩子患病事實的拒絕期,逐漸轉變為接受并積極實施孤獨癥干預措施。
在這一心理轉變過程中,醫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不僅要向家長提供專業指導和書籍資料,讓他們對孤獨癥有更深入的了解,還需合理評估孩子的病情,引導家長選擇正確的康復訓練模式,在孩子取得進步時給予積極反饋,幫助家長保持積極心態。
孝敬父母
訂一份大河健康報
發行熱線
0371-65798768
258元 健康帶回家
各位新老讀者:
因為微信公眾號文章推送規則的改變,導致很多粉絲無法第一時間接收到最新更新文章。為防丟,建議您:
1.點開大河健康報(id:dhjkb999),點擊右上方“三個點”(???)
2.點擊“設為星標”
3.出現“黃色星標”后,以后文章都會第一時間發送到您的手機。
關注大河健康報,求醫問藥健康防治全知道。
動動小手,每個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
溫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進群咨詢獲取醫藥健康知識、健康管理、尋醫問藥等健康服務,掃碼入群,獲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麗娜
統籌丨安 偉
編輯丨劉廣輝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 轉載請聯系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