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不那么執著于“進步”,學會做一名“退步”的教師時,也許我們才能回到生命本身,回到教育本身。
來源 | “中國教師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 | 張飛 安徽省臨泉縣皖北經濟技術學校
十年前,剛踏上講臺,我總是在不停地追求進步。我總是想通過和別人比較來證明自己的優秀。于是我不停地在教育這條路上做加法,追求升學率,追求考核的名次,追求各種比賽榮譽的獲得。
十年后,我突然醒悟到,教育其實應該做減法,甚至人生也需要做減法,因為只有不斷地做減法,我們才能發現生活和教育的本質。當我們不那么執著于“進步”,學會做一名“退步”的教師時,也許我們才能回到生命本身,回到教育本身。
1.
職稱晉級退一步,專業成長進一步
相信只要一談到職稱晉級這個話題,許多老師都會有倒不完的苦水。每一年,不知道有多少教師為了準備職稱晉級的材料而忙忙碌碌,為了能夠獲得那少量的晉級名額而憂心忡忡,為了能夠順利通過晉級而夜不能寐。
說實話,沒有一個老師不在乎自己的職稱,畢竟職稱關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關系到自己的臉面。那些說放棄職稱晉級,決定“躺平”的老師,往往是職稱晉級屢次不能成功的無奈之語。
但是我想說的是:老師們,職稱晉級雖然很重要,但千萬不要被職稱束縛住自己的專業成長追求,比追求職稱晉級更重要的是追求自我的專業成長。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老師晉升到了高級職稱,但是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卻和這個高級職稱不相符,那么即使得到了這個高級職稱又有什么意義?
相反,即使一個老師沒有獲得高級職稱,但是他的教學能力、業務水平、學術研究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難道別人會因為他沒有高級職稱而判定他不是一個優秀的教師嗎?
其實無論是學校領導、家長還是學生,他們所期盼的是有真才實學、有專業能力、有教育情懷的好老師,而不是名不副實只靠高級職稱來混日子的老師。
所以,我們不妨在職稱晉級方面退一步,在追求專業成長方面進一步。當你自覺地去研究自己的課堂,去閱讀大量的教育經典,去反思自身在專業成長上的優勢和不足,你一定能夠逐漸成長為一名有強大能力和專業底氣的好老師。
在這個時候,職稱晉級對于你來說僅僅是專業成長道路上一個額外的饋贈,成為一名真正對學生負責、對課堂負責的好老師才是你終身不懈追求的目標。
2.
考核比賽退一步,讀書寫作進一步
很多老師熱衷于考核,熱衷于各類比賽,一方面是為了給自己的職稱晉級積攢材料,另一方面是想通過各種榮譽證書的獲得來證明自己。
作為年輕教師,追求這些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個老師眼里只有考核和比賽,而忽視了對教育教學的思考與研究,忽視了對課堂與學生的關注,那么我們作為老師就可能“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
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好老師,我們必須要在考核比賽方面退一步,在讀書寫作方面進一步。考核與比賽往往只是教師技術方面的操練,屬于“術”的層次,而讀書寫作則是教師思想方面的修煉,屬于“道”的層次。
通過讀書,我們能保持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育視野的擴大,我們才能對教育和生命理解得更深刻。讀書所贈予我們的,不僅僅是教育學知識、心理學知識和學科知識,更是凝結著無數先賢思考的教育智慧,是一顆敢于運用自己理性的大腦,是一個明亮而豐盈的靈魂。
通過寫作,我們能更深入地去思考,我們會去不斷地審視自己、質疑自己、改造自己。寫作會告訴我們,在教育這條路上,到底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是應該拋棄的,哪些是應該堅守的。寫作讓我們在反思中成長,在成長中找到自己作為一個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本。
讀書多了,觀念自然改變;寫作多了,智慧自然涌現。唯有不停地堅持讀寫,以讀寫促進自己對教育的思考,對教學的研究,對課堂的革新,我們才能找到作為一名教師的專業成長階梯。我們才能在教齡增長的同時,實現自己的精神成長和生命蛻變。
3.
功利主義退一步,理想主義進一步
教育是一項關乎生命和未來的事業,需要的是一群不計個人得失的理想主義者,而不是汲汲于名利的功利主義者。可是反觀當下,一些庸俗的價值觀和成功觀卻滲透到校園的各個角落,一些校園里充斥的到處是內卷、競爭、攀比、對抗。
作為教師,我們應敢于向這種庸俗的、功利主義的價值進行說“不”。否則,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可能就是錢理群教授所說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驚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誠姿態,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體制的力量來達成他自己的目的。
我們自己當然也要警惕成為這類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我們要做教育的理想主義者,更要做理想主義的行動者。
教育的目的不應是為了少數“尖子生”服務,也不是為了培養少量的社會精英,更不是為了培養“人上人”;教育的目的應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潛能,成為社會的“人中人”,將來能夠憑借自己的雙手積極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朱永新老師說:“任何教師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準,必須要有高的理想,一個終生為之奮斗的目標。”作為教師,我們當然要先考慮自己的生存問題,工資、職稱、考核、獎勵、績效等。但是這些生存問題解決了,我們還要進一步去思考教師這一職業的存在問題或價值問題。
為什么很多老師晉了高級職稱之后開始出現嚴重的職業倦怠,或是一些年輕老師因為遲遲晉升不上職稱而喪失了教育的激情和成長的動力,我想最根本的問題還是這些老師在瑣事的消磨中忘記了自己當初的教育理想。
教師是一份謀生的職業,但更是我們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志業。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通過讀書、思考和寫作來去實現生命的覺醒,重新去思考自己的職業,定義自己的人生,理解自己的生命。
也許只有在功利主義方面退一步,在理想主義方面進一步,我們才能準確定位自己的職業價值。也許只有堅定地抱持理想,我們才能在今天這個復雜而多變的時代擁有一顆篤定而寧靜的心。也許只有成為理想主義的行動者,做一名善于反思、追求成長的專業型教師,我們才能重新找回教師的職業尊嚴。
唐詩有云:“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當我們不那么著急趕路,我們就能瞥見教育最美的風景。當我們不再那么執著于功利,我們就能用一顆清凈心來去守護教育的理想。當我們在教育的田野里學會了做一名“退步”的教師,我們才能呵護著那些教室里的“秧苗”一步步向前。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微信公眾號
圖片 | AI生成
編輯 | 皮皮兵不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