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曾經被吹得神乎其神,一小撮就得賣上天價,而且還不容易買到。
后來呢,這些“寶貝”全都變成了地攤貨,商家賺得盆滿缽滿,而老百姓卻只能看著空空的口袋掉眼淚。
那么這些商品是怎么被捧上天的?現在為什么沒人再感興趣了?這些騙局,你有沒有踩過坑呢?
本文內容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內容為作品完整存在虛構成分,如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天價鉆石·】——?
當初最狠的就是鉆石了,簡直是在狠狠割韭菜。
什么“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什么“一生只買一枚”,跟愛情掛鉤的鉆石,讓無數人掏空了錢包。
其實,這背后的大玩家主要是鉆石巨頭戴比爾斯。
1870 年,南非發現了儲量驚人的大鉆石礦,眼看鉆石市場就要供過于求、價格暴跌。
戴比爾斯公司迅速行動,為了穩定鉆石的價格,他們大幅縮減鉆石礦的開采規模,辭退大批工人,人為制造出一種供不應求的局面。
那時候,求婚常用的 1 克拉鉆石,售價普遍在 5000 - 15000 美元,讓鉆石穩穩地站在奢侈品行列。
消費者被當時的局勢迷惑,索性就跟著買了。
可誰知道,沒過多久,這些鉆石就成了“廢石”。
更別提現在,人造鉆石特別流行。
中國等國家的人造鉆石技術有了重大突破,這些人造鉆石在硬度、純凈度等方面,完全可以和天然鉆石媲美。
而且價格只有天然鉆石的幾分之一甚至更低。
所以,這些鉆石就更加不受待見了。
?——【·炒鞋·】——?
炒鞋,在當時可以說是熱鬧非凡。
在炒鞋的鼎盛時期,一雙原本定價 1000 多元的普通球鞋,轉手就能賣出數萬元的高價。
社交媒體、街頭巷尾,到處都在傳“大學生炒鞋年入百萬”“00 后炒鞋 1 年賺首付”這樣的暴富故事。
學生們紛紛拿出自己的生活費,上班族也將積蓄投進去,都想著在這個看似遍地黃金的市場里分一杯羹。
大量資金涌入,進一步推動球鞋價格飛漲,市場泡沫越吹越大,整個行業陷入非理性的狂歡。
好景不長,市場開始回歸理性。
市場上原本稀缺的限量版球鞋數量顯著增加,稀缺性不再突出。
監管部門也果斷出手打擊違規行為。
消息一出,市場瞬間陷入恐慌,投資者們紛紛拋售手中的球鞋,導致價格暴跌,市場瞬間崩盤。
比如成都的“劉餅干”,他因為炒鞋欠款高達 1000 萬元,最后被依法拘留。
曾經被炒到天價的球鞋,價格一下子跌得很慘。
耐克、得物等商家和平臺的收入利潤增速明顯放緩,曾經的輝煌已經成了過去。
曾經一雙被炒到上萬元的聯名款球鞋,如今價格已降到原價附近,卻依然沒什么人愿意買。
?——【·燕窩騙局·】——?
燕窩,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滋補界的高檔珍品,“滋陰養顏”“增強免疫力”等神奇功效。
特別是備孕的準媽媽、追求凍齡的愛美人士,還有關注健康的中老年人,對燕窩更是趨之若鶩。
當初燕窩的價格甚至被炒到 1 克上萬的高度。
甚至有些人為了獲取更多利潤,部分商家會在燕窩里注水,增加燕窩的重量。
他們還說這是為了保持燕窩的活性成分。
但實際上,注水不僅破壞了燕窩的品質,還容易導致燕窩發霉變質。消費者花高價買的,可能是一堆發霉變質的次品。
如今燕窩的“真實面目”也被揭露得清清楚楚。
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其營養價值和雞蛋、牛奶等常見食物差不多。
如今,燕窩市場已經沒有以前那么繁榮了。
?——【·黃金騙局·】——?
在如今經濟不穩定、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黃金依然是硬通貨。
再加上這兩年國際黃金的價格一路飆升,2024 年 10 月 19 日,多家品牌金飾價格突破 800 元 / 克,周大福、潮宏基、六福珠寶的足金飾品價格達到 806 元 / 克。
一路上漲的黃金吸引了無數人的加入。
無論是上班族拿出多年積蓄,還是退休老人將養老錢投入其中,都期望能在這一波黃金投資熱潮中分一杯羹。
其中,不法分子也混跡其中。
比如,他們會創建虛假的黃金交易平臺,像曾經被曝光的“匯豐黃金”平臺。
表面上提供專業的黃金交易服務,實際上卻在后臺肆意篡改交易數據。
投資者看到的交易行情、盈利數據等都是假的,一旦投入資金,就像石沉大海,血本無歸。
還有一些不良商販,利用消費者對黃金知識的缺乏。
把低純度的黃金或合金包裝成足金進行售賣,用漂亮的話術和華麗的包裝欺騙消費者。
如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察覺到黃金價格的虛高,逐漸變得清醒和謹慎。
一些黃金騙局被曝光后,監管部門迅速行動,加強了對黃金市場的監管力度。
雖然黃金仍然是重要的投資品種,但市場上的投機行為明顯減少,價格也逐漸趨于穩定。
消費者在購買黃金時,會更加小心,仔細核實黃金的純度和來源,不再盲目跟風。
?——【·結語·】——?
從鉆石、炒鞋,到黃金、燕窩,這些市場從狂熱追捧到理性降溫,都在提醒我們:消費和投資絕不能盲目跟風。
商家拋出的 “致富神話”“滋補傳奇”,很多都是精心編織的陷阱。
消費者應時刻保持警惕,不被華麗的宣傳迷惑,多了解產品知識,選擇正規渠道交易。
監管部門對市場亂象的打擊,雖然能凈化市場環境,但最關鍵的,還是我們自己要理性判斷。
只有每個人都擦亮眼睛,才能避免掉進騙局,讓市場回歸真實價值,營造健康、有序的消費和投資環境。
信息來源:中新網,2023年12月22日,成都這家企業15天能“種”1克拉人造鉆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