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網等多家媒體報道,國防部發言人在回應記者在航空母艦試驗過程中是否彈射,是否順利,什么時候服役,問題過程中講得非常明確,要保持平常心,不要太著急,也不要太不著急,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表述非常平穩。
最近很多大消息,很多關注的點都來了,有人說已經完成了彈射,當然了非常機密,能否彈射怎么彈射,我估計我們工程上早就做好了準備,下一步就是怎么彈,彈什么,彈多少?以什么間隔進行彈射的問題。
最近很多人有看到在福建艦周邊有一個700米直徑的大的水柱,或者叫像瀑布一樣的點,這個就是典型的抗沖擊試驗。一般新的艦船在服役之前,各個結構強度、艙室強度,包括電子儀器能不能承受巨大爆炸的影響,這是大問題。航空母艦雖然是編隊核心,但是也是對方打擊的重點,如果對方使用遠程重型精確武器裝備對航母編隊打擊,航母編隊一定是中間的核心部位是重點,所以這點對于今后整個航母編隊的生存將會產生大的影響。
所以目 前看如果通過各種打擊行動,各種抗沖擊試驗,就可以提前把那些能遇到的沖擊模式進行檢測,當然了在檢測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問題,比如艙室結構的變形,然后無線電系統的失靈,包括電子兼容問題,像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反復的試驗,不可能得出真實結論。
大噸位炸藥在航母一側近距離爆炸,那么它所形成的沖擊效果跟實彈相比大致相同,所以如果能夠在巨大的沖擊過程中能夠在水下抗住沖擊,然后水面抗住沖擊波,這樣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實戰中得以生存。這個實驗雖然很殘酷,但是它對于真實狀態下航空母艦的狀態是一種模擬。
每個國家都在進行類似的實驗,包括美國航空母艦也是進行類似的實驗,目標還是把結構強度包括整體的結構材料進行測試,如果出現了問題,查漏補缺、亡羊補牢,這樣在實戰中航空母艦的可靠性才會得到驗證。所以這種試驗實際上也是航母服役前必須要做的一次試驗,雖然殘酷,但是對于戰斗裝備、戰略裝備的航空母艦而言,它必須要能夠過這一關,今后的艦載機包括其他復雜設施才能夠在戰時狀態下靈活運作、安全運作。所以這次700米高的大水柱,說明我們福建艦在抗沖擊試驗中已經得了高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