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的海風與韓國的學術殿堂交織的成長軌跡中,閆洛琳以藝術為舟、以創新為槳,從一位浸潤于母親藝術啟蒙的少女,成長為橫跨學術、商業與非遺文化傳承的跨界藝術家。閆洛琳的故事,不僅是一段個人奮斗的傳奇,更是一部將傳統服飾、非遺文化推向國際舞臺的時代篇章。作為“韓中交流大使”,她更架起中老年藝術跨文化交流的橋梁,讓銀發時尚成為國際語言。
在2025年第三屆“中國民族服飾非遺文化時尚周”上,閆洛琳攜“改良韓服”驚艷亮相廈門國際博覽中心。這場以“非遺傳承”為核心的時尚盛會,匯聚20余場民族服飾大秀、高峰論壇及國際賽事,而閆洛琳提交的作品,恰是其文化哲思的凝練表達:將韓服形制與蘇繡、云錦等中國非遺技藝交融,以解構主義剪裁打破傳統服飾的時空邊界。
在這非遺時尚盛典榮耀時刻,閆洛琳榮膺廈門非遺文化民族服飾時裝周“最佳跨界設計獎”。她以改良韓服為符號,印證了其藝術理念:“文化自信不在于固守邊界,而在于以開放姿態重構傳統的當代性。”當模特身著漸變扎染面料與立體刺繡結合的改良韓服走過T臺時,觀眾看到的不僅是服飾的革新,更是中韓文化基因在當代語境下的共生實驗。
這場創作背后,是閆洛琳對非遺活化的深刻理解。在擔任“絲博非遺文化國際時尚周”主辦方期間積累的經驗,讓她深諳“傳統需要被看見,更需要被體驗”。此次改良韓服特別采用可拆卸設計,消費者能自由組合傳統元素與現代配飾,讓非遺真正走入日常生活。正如她在高峰論壇所言:“文化IP的塑造不是博物館式的封存,而是讓每個佩戴者成為行走的文化敘事者。”
當聚光燈照亮T臺上那些流轉千年的紋樣時,閆洛琳正站在傳統與現代的交匯處,以針為筆、以布為卷,書寫著屬于這個時代的文化密碼。這位從青島走向世界的藝術家,始終在用行動證明:非遺不是歷史的遺物,而是未來時尚的基因庫,而真正的文化傳承者,永遠是那些敢于打破框架的創造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