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二酸菜魚、慫火鍋降價也沒能換來流量。
近日,九毛九披露2024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60.74億元,同比增長1.47%,相比上年49.43%的增速,明顯放緩;店鋪層面經營利潤7.48億元,同比下降超30%;歸母凈利潤0.56億元,同比下滑87.69%,大幅縮水。
國信證券一則研報指出,九毛九收入增速放緩下,員工與租金成本偏剛性,成本占比走高拖累了利潤率。2024年,公司員工成本占收入的比重為28.8%,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使用權折舊和租金的占比為11.7%,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
作為餐飲企業,九毛九營收能夠保持正增長,主要得益于門店逆勢擴張,而非經營指標的實質性改善。
比如,貢獻七成以上營收的太二品牌,餐廳核心經營指標正遭遇下滑。
左宇 攝
去年,太二酸菜魚自營餐廳翻座率(按年內總客流量除以總餐廳營運天數與平均座位數的乘積計算)從上年的3次降至2.5次,翻臺率(按年內總服務臺數除以總餐廳營運天數與平均臺數的乘積計算)從4.1次降至3.5次,顧客人均消費從75元降至71元,量價齊跌;受此影響,太二品牌同店銷售額也同比下降18.8%。
但得益于門店擴張,對沖了部分收益下滑,2024年,該品牌餐廳收入44.13億元,同比僅微降1.4%。報告期內,公司新開了95家太二餐廳,并關閉了39家;截至期末共經營634家太二餐廳,凈增56家。
慫火鍋的情況與之相似。
2024年,該品牌餐廳翻座率從上年的2.8次降至2次,翻臺率從3.8次降至2.9次;顧客人均消費從113元降至103元,2022年該指標還在128元,兩年時間人均消費降了25元;同店銷售額也同比大幅下滑31.6%。
但受慫火鍋餐廳網絡從2023年的62家擴張至80家,全年貢獻了8.95億元收入,同比增加11%,占總收入的比重從13.5%提升至14.7%。
記者關注到,去年第二季度,九毛九主動對太二(中國內地餐廳)及慫火鍋的菜單結構及菜品價格進行了調整,并增加推廣活動,此舉目的在于降價。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餐廳人均消費確有下滑,但以價換量的效果卻不理想。
孫婉秋 攝
此外,公司九毛九品牌的翻座率、翻臺率、顧客人均消費也在下滑,餐廳數量還減少了6家。2024年九毛九品牌收入為5.46億元,同比下降13.2%。
整體而言,公司旗下三大核心品牌量價表現均承壓。對于這些經營指標的下滑,九毛九稱,主要是由于該年度的外部環境變化及餐飲市場的激烈競爭。
2024年,餐飲行業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方面,大量中小餐廳因市場競爭激烈而倒閉或退出市場;另一方面,新增注冊餐飲企業接近360萬家,行業規模持續擴大。同時,消費者消費更加謹慎,人均消費下滑,對性價比和高質量的要求依然較高。
對比餐飲業同行,2024年,火鍋品牌海底撈客流量回升,翻臺率上漲至4.1次,但客單價進一步降至97.5元;呷哺呷哺品牌和湊湊品牌則呈現翻座/翻臺率、人均消費同步下滑的情況,企業表現均有一定程度承壓。
餐廳經營不力,九毛九的擴店計劃也未達成。
2024年,太二品牌計劃新設95—120家(自營)餐廳,慫火鍋計劃新增35—40家餐廳,年中或因擴店不及預期,慫火鍋目標下調至25家。但全年太二品牌凈增56家(包括11家加盟餐廳),慫火鍋凈增18家,均未達成目標。
九毛九表示,考慮到外部環境變化,2024年開店速度相比往年有所降低。2025年,公司將不設開店目標,具體開店數量將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動態調整,確保“做一成一”。
在規模擴張緩步的2025年,如何改善餐廳經營成了擺在九毛九面前的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