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電影制片廠舊址博物館內,一曲清亮的山歌劃破展廳的寧靜。身著壯族服飾的“劉三姐”從光影中款步而來,與游客對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引得眾人駐足喝彩。這是長影沉浸式演出新解鎖的經典角色——繼《保密局的槍聲》《白毛女》《上甘嶺》等NPC互動劇目后,長影舊址博物館以《劉三姐》這一民族經典為藍本,將觀眾帶回1960年代的山歌江湖。
自2024年首創“NPC沉浸式游覽”模式以來,長影舊址博物館已從靜態展陳的“記憶倉庫”蛻變為動態的“時光劇場”。游客與“工農兵”廠徽銅像NPC合唱《讓我們蕩起雙槳》,聽受傷小戰士唱起“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與“喜兒”共舞紅頭繩演繹《白毛女》的悲歡……數據顯示,2025年春節假期,博物館接待游客近3.6萬人次,同比激增888%;總收入達218.2萬元,同比增長694%。一位來自武漢的游客感嘆:“當NPC演員在耳邊打響《保密局的槍聲》時,我仿佛成了潛伏在敵后的戰士,緊張得手心冒汗。”
經典角色“復活”:
NPC背后的銀幕傳奇
長影的沉浸式體驗并非簡單的場景復刻,而是以角色為紐帶,將觀眾與歷史深度聯結。每一場NPC互動,都是一次對經典影片的致敬與重構:
《保密局的槍聲》(1979)改編自呂錚小說,講述地下黨員劉嘯塵潛伏國民黨保密局、智取情報的驚險故事。影片以懸疑敘事和緊湊節奏開創中國反特片新范式。曾創下6億人次觀影紀錄,票房達1.8億元(按當時票價折算),被譽為“現象級國民電影”。如今,改編自這部影片的NPC演出,讓觀眾化身“接頭人”,在展館內破解密碼、傳遞情報,體驗隱蔽戰線的生死博弈。
《白毛女》(1950)改編自延安時期歌劇,講述貧農女兒喜兒受地主壓迫后逃入深山、化身“白毛仙姑”的悲慘命運,揭示舊社會農民苦難與解放的必然性。這部影片是我國首部獲國際電影節榮譽的影片(1951年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特別榮譽獎),主題曲《北風吹》傳唱至今。 如今,改編自這部影片的NPC演出中,演員以現代舞重新詮釋喜兒的抗爭,觀眾看著喜兒手中翻飛的紅頭繩,感受從絕望到新生的情感張力。
《上甘嶺》(1956)以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為背景,刻畫志愿軍戰士在坑道中堅守陣地的英雄群像,主題曲《我的祖國》成為民族精神符號。影片真實還原戰場細節,被譽為“戰爭片教科書”,歌曲《我的祖國》入選“中華優秀歌曲100首”。如今,改編自這部影片的NPC演出,讓觀眾在聲光電交織的戰場模擬中體會英雄氣魄。
長影廠徽以工農兵形象為核心,寓意“藝術為人民服務”,出現在《橋》《英雄兒女》等千余部影片片頭。在NPC演出中,三位銅像演員以問答形式講述長影歷史,帶領觀眾齊唱經典電影插曲,成為親子家庭最愛的打卡點。
給舞臺注入靈魂:
《長歌影魂》的跨時空對話
如果說NPC互動是讓歷史人物“活”在觀眾身邊,那么舞臺劇《長歌影魂》則是對紅色精神更深度的“青春化轉譯”。這部由長影舊址博物館與吉林藝術學院聯合創作的作品,自2024年首演以來,已在長春、宜賓等地演出百余場,成為活化紅色經典的標桿性嘗試。
劇目以長影經典影片《董存瑞》《趙一曼》《英雄兒女》為藍本,采用生活片段與電影場景交織的手法,再現董存瑞單手擎起炸藥包的壯烈、趙一曼獄中寫下絕筆信的堅貞、王成高呼“向我開炮”的豪邁。導演通過蒙太奇式的舞臺調度,讓三位英雄的時空平行交織,形成跨越歷史的對話。
演員大部分來自吉林藝術學院學生,以“00后”的視角詮釋革命信仰。飾演董存瑞的演員邱強坦言:“每一次舉起炸藥包的動作,都是一次靈魂的洗禮。”在宜賓公演時,趙一曼烈士的孫女陳紅含淚評價:“這場演出讓我看到,英雄的精神從未被時代遺忘。”
舞臺依托長影第三攝影棚的原貌布景,結合全息投影還原戰場烽火、監獄鐵窗等場景。當《英雄兒女》的膠片畫面與真人表演同步投射時,觀眾仿佛置身于“穿越歷史的電影院”。
該劇尤其受到年輕群體追捧,大學生觀眾留言稱:“原來主旋律可以這么燃!”據不完全統計,觀演人群中“95后”占比超六成,許多游客專程為《長歌影魂》定制“紅色主題游”。
2025年,適逢長影建廠80周年。這座“新中國電影的搖籃”以沉浸式敘事書寫了新答卷:從NPC互動的“角色活化”到《長歌影魂》的“精神共振”,從《白毛女》的悲愴到《劉三姐》的歡歌,長影用創新證明——經典的力量,在于讓每個時代的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感動。
正如一位游客在留言簿上的寄語:“在這里,電影不是過去的標本,而是活著的生命。”或許,這正是長春作為“電影城”最深刻的文化符號:用光影連接歷史與未來,讓紅色記憶永遠熱血沸騰。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璐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