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人出彩。日前,一年一度的上海市民文化節城市美育日如約而至。石泉路街道在美育日當天開展了古琴、國學講座、京劇、國畫展覽等活動,讓社區居民沉浸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體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共享石泉公共文化建設碩果。
古琴,作為中國傳統樂器的瑰寶,承載著千年的文化底蘊。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傳統文化的感染力和傳播力,帶動傳統文化進社區,石泉圖書館開展“千古琴韻——古琴課程”,帶領社區居民共同賞析古琴文化,聆聽古琴韻律。
課堂上,古琴教師吳婕為大家講授有關古琴的基礎知識、歷史淵源、基本構造和演奏技巧。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古琴的彈奏技法,清晰明了地示范了古琴中托、抹、剔、勾、摘、打、撫弦等指法彈奏要領。隨后,老師現場演繹了一段古琴名曲,指法嫻熟,情感豐富。參與者在悠揚的琴聲中感受到古琴的獨特魅力。
通過活動,社區居民不僅學到了古琴技藝,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陶冶了藝術情操,更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古琴文化的傳承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石泉圖書館開展了“朗朗書聲《論語》共讀”活動。
活動中,石泉圖書館暢園讀書會牟敏老師首先大致介紹了《論語》國學經典產生的背景,強調《論語》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并以《論語》第一篇《學而》篇,作為此次講座的主要章節,援引《學而》篇中的前八節中的經典語句,從學習、交友、為人處事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疇,結合語境和現代觀念,深入淺出地做了詳細講解。
本次講座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通過共讀國學經典,讓大家走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社區“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
京劇《烏龍院》以其細膩婉轉的唱腔與靈動優雅的表演藝術,將劇中人物的愛恨情仇刻畫得入木三分,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聽盛宴。本次演出是普陀區文化館配送,由上海京劇院演出,講述了宋江救助閻惜姣母女,安置于烏龍院,后張文遠與閻惜姣私通,宋江怒殺閻惜姣的故事。
臺上,演員們身著華麗的戲服,妝容精致,通過精湛的唱念做打,將宋江的忠義、閻惜姣的決絕、張文遠的奸詐等角色性格展現得栩栩如生。
臺下,觀眾們被演員們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目光緊隨臺上的每一個動作,耳畔回響著那悠揚動聽的唱腔,真切地感受到了京劇藝術所帶來的震撼與感動。
此次京劇《烏龍院》專場展演,不僅讓居民們領略到了京劇的韻味與魅力,更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貢獻了一份力量。
石泉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在中心三樓舉辦了 “白云深處做神仙”—— 齊白石經典國畫展。齊白石,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其作品風格獨特,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
齊白石筆下的花鳥魚蟲,皆栩栩如生。畫蝦堪稱一絕,寥寥幾筆,便將蝦的靈動活潑展現得淋漓盡致,淡墨繪成的軀體晶瑩剔透,濃墨點睛更顯神韻。蜻蜓、螳螂等昆蟲用工筆與寫意結合,分毫畢現。他的畫作充滿生活氣息,看似簡單的幾筆,卻蘊含著對生活的深刻洞察與熱愛。
此次展覽,讓社區居民有機會近距離欣賞齊白石的經典國畫,感受國畫藝術的魅力。在繁忙生活中,走進藝術殿堂,于 “白云深處” 做一回精神上的 “神仙”,千萬別錯過這場藝術盛會!
記者:普陀區融媒體中心石泉分中心
編輯:黃湄
普陀 你好 | 探秘堅果樂園,定格童真畫面
引才、育才、留才!天地軟件園持續做優人才服務生態圈
多元共治,普陀這里讓社區治理有力度更有溫度
【提示】靈活就業登記參保方便辦,一帖看懂!
《人民日報》關注普陀區優化營商環境:“高質量”受到“嚴保護”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臺,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