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梯行業深耕31年,北京北安時代創新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師陶建偉憑借精湛技藝,練就了“望、聞、問、切”的電梯故障診斷絕活,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電梯醫生”。從一名技校畢業生逐步成長為全國勞動模范,陶建偉感慨萬千:“我每一步成長的背后,都離不開工會組織的支持。”提及工會,他心中涌起的首先是“娘家”的溫暖與關懷。“工會給予我的不僅是技能提升的助力,更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他說。
工會“傳幫帶”制度:鋪就成長之路
1994年,陶建偉從技校畢業后成為一名電梯安裝維修工。初入職場的他,非常幸運地趕上了工會積極倡導的導師帶徒“傳幫帶”制度。在實習工地,他迎來了自己的師傅——全國勞動模范高占強,一位在電梯業內被稱為“魔術安裝人”的傳奇人物,他以精湛技藝創造了“立镚不倒”的行業神話,令人敬仰。“立镚不倒”顧名思義就是在電梯轎廂里豎起一枚硬幣,待電梯運行時這枚硬幣依然可以保持紋絲不動,是電梯安裝運行穩定的超高標準。陶建偉通過勤學苦練從師傅手中傳承下這一絕活。
打鐵還需自身硬。陶建偉深知,只有練就過硬的技能才能在行業中立足。為了檢驗自己的技能水平,2010年,他參加了北京市總工會組織的北京市首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電梯安裝維修工組比賽。經過初賽、復賽、理論與實操等環節,他最終闖入決賽,以95.4分的總成績一舉奪冠。賽后,依據相關政策,陶建偉榮獲首都勞動獎章,這也是他人生中獲得的第一枚重量級獎章。2021年,陶建偉參加首屆“北京大工匠”選樹活動,獲評為北京大工匠提名獎。
在工作中,陶建偉始終以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攀登高峰的決心,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2024年,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工程中,他迎來職業生涯中的高難度挑戰——安裝提升高度達14米的大跨距公共交通型重載自動扶梯。為確保自動扶梯順利安裝,他帶領團隊在總結、歸納、提煉已有技術基礎上,通過反復論證、不斷優化編制實施了《危大工程自動扶梯吊裝方案》,解決了現場施工環境復雜、多工種交叉作業、精準就位等施工技術難題,實現67臺自動扶梯一次吊裝合格率100%。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隨著自身技能的不斷提升,陶建偉深知,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團隊的支持,而團隊的壯大更需要知識與經驗的傳承。于是,他決心效仿自己的師傅,將自己多年積累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更多年輕人,助力他們成長。通過師徒制的建立,如今,他的3名徒弟也“開花結果”,一人在2024年北京市總工會組織的北京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電梯維修工組比賽中獲“優秀技工”榮譽稱號,另兩名徒弟獲電氣專業助理工程師職稱。
創新工作室輻射效應:實現“亮一點”到“亮一片”
近年來,北京市總工會相繼出臺政策支持幫助產業工人建立職工創新工作室,致力打造由“亮一點”到“亮一片”的目標。在各級工會的支持下,作為工作室領軍人,陶建偉帶領團隊確立了工作室傳承優秀技能、傳播工匠精神“雙傳”并舉發展模式。
在傳承優秀技能方面,陶建偉充分發揮北京市總工會首都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電梯培訓平臺優勢作用,持續開展電梯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同時,他還擔任中國電梯協會《電梯裝配調試作業人員培訓》和《電梯安裝修理作業人員培訓》兩項團體標準章節編制組組長,致力于構建電梯行業系統化、規范化、專業化培訓內容,確立培訓方法體系,向企業輸送大批高技能電梯人員。
在傳播工匠精神方面,作為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大學首批職工匠師以及“智能制造與裝備”教研組組長,陶建偉帶領團隊打造“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宣講課,勞模工匠大講堂,專業技能課和大眾科普課等精品課程,使工作室成為人才培養的“大課堂”、引領職工開展創新實踐的“新引擎”,切實發揮助推企業發展智囊團的作用。今年1月,在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大學的支持下,陶建偉以電梯從業人員實際應用為需求,完成《電梯安裝維修常用施工技術與運維管理》書籍編著等工作。作為首本職工匠師系列叢書,該書將于今年第三季度出版發行,以進一步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濃厚氛圍。
“產學研”融合:打通產業工人成長“綠色通道”
各級工會組織在助力產業工人成長的同時,通過完善的制度保障,充分調動產業工人的主人翁意識,為他們發揮自身優勢、貢獻力量創造了廣闊空間。在這樣的支持下,陶建偉得以充分施展才華,將個人價值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在屬于自己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2024年,陶建偉當選北京市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總工會第十五屆委員會委員。他結合工作實際積極履職,提出《關于進一步完善“雙減”政策與“三個精神”進校園長效機制》等建議。同時,作為北京建工集團職工代表,他結合北京建工集團人才梯隊建設要求,提出《關于建立“北京建工大工匠”培育工程》建議,為企業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言獻策。
2024年,陶建偉和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220名產業工人入選首批大國工匠培育對象,走進了清華大學深造學習。在創新課題攻關過程中,陶建偉以“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這一民生熱點問題為課題,建立職工創新工作室聯盟團隊,并通過將清華大學課堂上學習的理論轉化應用到課題攻關上,形成從數智化建筑模型建立、“菜單”式選梯模塊、電梯預制化加工、裝配式安裝,到智慧化運維管理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整體工程“一組題”解決方案,讓更多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得到應用推廣,形成指導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能裝盡裝”、可推廣、可“復制黏貼”的研究方案。
積極參與“產改”:奮力譜寫“工匠人生”
為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首都工會積極搭建建言獻策平臺,助力產業工人參與行業發展與政策制定。陶建偉憑借其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專業素養,先后參加了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開展的“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機制建設與效能評估”及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的“技能人才薪酬激勵”和“新八級工”制度落實調研會。2025年1月,他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了全國總工會赴福建進行的“省市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開展”評價考核工作,通過深入企業一線走訪調研,掌握了企業產改工作的第一手資料,也為他今后的工作帶來了諸多新的思考與啟發。今年,北京市總工會大力開展“北京大工匠培育”活動,并組建了“勞模工匠助企行”服務隊,旨在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作為勞模工匠,陶建偉也提出了加入“勞模工匠助企行”服務隊的申請。
陶建偉說:“在我成長的每一步,工會組織都給了我非常大的助力。我將時刻銘記‘匠人匠心’,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帶領更多青年職工走技能報國之路。”
(勞動午報記者 周美玉)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