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大白
讀完需要
4
分鐘
速讀僅需 2 分鐘
余承東曾犀利指出:“百公里加速根本不重要了,因為平常馬路上的我們,這 0 到 100 公里,三點幾秒的加速,都已遠遠超過路上的加速需求啊。你說再搞個兩秒的百公里加速,完全用不上,三秒都綽綽有余。重要的是安全性,像那種濕滑路面,車不容易打滑,循跡性好。我們這里用了很多新技術,畢竟更多時候我們遇到的是正常道路,而非賽場。
”這番言論,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汽車行業引發了大眾對于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的深度思考,而近期幾起安全的事故,更是將這一話題推向風口浪尖。
不久前,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在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豐海路,一輛小米 SU7 Ultra 在行駛過程中,速度竟一度飆升至近 150km/h。監控視頻清晰記錄下那驚心動魄的一幕:該車在躲避前方掉頭車輛時,由于車速過快,根本來不及做出有效反應,與一輛正常行駛的電動車發生了猛烈碰撞。巨大的沖擊力使得電動車駕駛人被撞飛出數米遠,傷情嚴重。據被撞者家屬透露,傷者目前已被診斷為腦死亡,在 ICU 內苦苦掙扎。而肇事者也已被警方迅速控制,泉州市有關部門緊急成立專案組,對這起事故展開深入調查。此路段限速 60km/h,涉事車輛卻遠遠超出這一標準,瞬間的瘋狂,讓家庭陷入無盡痛苦。
無獨有偶,在更早之前,山東濰坊的李某某駕駛同款車型,在深夜時分將車速飆至 300km/h,創下公共道路超速記錄;廣州白云區也曾發生三車連撞事故,涉事的小米 SU7 Ultra 因變道失控,致使理想 L6 側翻。甚至前年年底,在廣東清遠的國道上,一輛理想 L7 汽車在高速行駛中追尾大卡車,A 柱斷裂,造成 2 死 1 傷的慘劇,事發前車主車速竟高達 178 公里/小時,即便是以家庭實用為主的“奶爸車”,也被駕駛者玩出了“速度與激情”,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在新能源車領域,速度一度被捧上神壇。各車企紛紛投身“速度競賽”,將百公里加速時間一次次刷新。從早期燃油車時代令人咋舌的 6 秒、7 秒破百,到如今新能源汽車輕松踏入 3 秒、2 秒俱樂部,小米 SU7 甚至做到 2 秒以內,看似風光無限,可實際呢?在城市擁堵的街道,紅綠燈頻繁切換,一腳地板油換來的往往是急剎車與旁人的側目,不僅加劇了交通擁堵,還徒增安全隱患;高速上,法定限速與車流密度也極大限制了極致速度的施展,一腳油門下去,很快就得面臨減速,極致加速性能被嚴重閑置。如此看來,一味追求極致百公里加速,在日常出行場景下,實用性著實有限。
反觀安全性能,卻是汽車行駛中永恒的核心話題,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安全問題更為復雜棘手。以濕滑路面為例,雨水、積雪讓地面摩擦力大幅降低,普通輪胎抓地力不足,車輛極易失控打滑,釀成事故。華為在此方面下足功夫,通過技術創新,像在尊界 S800 車型上,運用 HUAWEI ADS 提前掃描前方路況,融合感知網絡精準預測打滑風險,搭配全維控制模擬計算扭矩分配,實現四輪扭矩分布式調節,前后輪轉向協同控制,確保車輛在復雜濕滑路面也能穩健行駛。在雪坡測試中,尊界 S800 基于附著力坡度融合感知與路況自適應滑移率控制,車身不失速、不打滑,穩穩向前,極大提升了極端路況下的行車安全系數。
在主動安全防護技術上,華為同樣成績斐然。天使座主動安全防護技術宛如車輛的“安全衛士”,能夠精準識別溝渠、臺階、充電樁、消防栓、路沿等各種障礙物,橫向探測精度小于 3cm,提升了 500%,距離探測精度小于 3cm,提升了 200%。面對惡劣天氣,如在雨霧沙塵天氣下,它能讓汽車高置信度探測距離提升 60%,側前方 Cut-in 目標感知時延降低超過 40%,及時識別目視不可見車輛,自動剎停,規避碰撞風險;還能識別前后夾擊風險,自動緊急轉向避險;低速行駛時,自主規避負向、懸空磕碰風險。
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車企也應及時轉變思路。過度投入資源在提升百公里加速性能上,不僅可能造成資源浪費,還可能忽略車輛綜合性能尤其是安全性能的打磨。將研發重心向安全技術傾斜,優化底盤調校提升車輛操控穩定性,強化電池安全防護避免熱失控風險,升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精準識別路況并提前預警,才是為消費者打造可靠座駕的正途。
對于消費者而言,在購車時,也不能再單純被“速度”光環迷惑。應更加理性,綜合考量車輛安全配置、品牌安全口碑等因素,畢竟安全才是每一次出行的根本保障。新能源汽車發展不應只在速度賽道上一路狂奔,安全才是其持續前行的基石,唯有二者平衡,才能真正駛向未來出行的美好愿景。
◆ ◆ ◆ ◆ ◆
博世吳永橋大放厥詞:特斯拉一段式端到端算法斷代領先國內智駕方案至少1到2年!網友點評:陳震國內外試駕FSD,分也白扣了?
2024各大科技企業財報淺析,華為研發投入1794億最高,京東營收超萬億而利潤率僅3.6%最低,華為和小米利潤率都是7%多點
小米法務重拳出擊!常年侮辱詆毀小米的博主認栽,手寫道歉信:“文字不夠,誠意來湊”
從阿里高P到失業“家庭煮夫”:我的掙扎與愧疚
中國工程院院士“逆天”言論!比亞迪插電混合被說成增程式,是隱藏的難以啟齒的“秘密”!網友點評:從孫院士到楊院士,看清了草臺班子
不愧是老狐貍,李嘉誠為了“賣港”,玩出了操縱輿論、緩兵之計
張朝陽言行越來越抽象,建議大家只吃兩頓飯,少吃多動!網友調侃:做牛馬不需要吃飯,只需要吃苦
小米YU7,官方命名出爐,把米粉搞不會了,雷總不是說念Y-U-7,Why You q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