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首位女拖拉機手,曾受毛主席接見
在1962年第3版的一元紙幣上,一位女性農場主的形象,那就是梁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性拖拉機手。梁軍1930年出生在黑龍江省明水縣,1947年東北解放后,梁軍擺脫了童養媳的命運,有機會進入萌芽鄉村師范學校學習,學校要搞機械化,梁軍學會了開拖拉機。
自此,中國首個女性拖拉機駕駛員梁軍之名,如春風化雨般在全國范圍內廣為流傳,并成了一代又一代的象征。她是一位優秀的工人、農民和工人的優秀代表,曾被毛澤東和周恩來等國家領袖親切會見。
第三套人民幣5角幣上推紗錠的姑娘,是蔣定桂,一個普普通通的織布工人,但是她的爸爸,蔣光鼐,大家都知道。
第三套人民幣10元背面:天安門(北京)
第三套人民幣2角正面:武漢長江大橋(湖北)
車工兩元人民幣,其正面圖案是一個車床工人正在愉快工作的情景。這體現了我國已經明了工業發展對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生產力提高的重要性。也就是更加明確的表明當時我國是以工業發展為主要向導的。“車工兩元人民幣”的背面則是以國徽和石油礦井為主要圖景。石油礦井象征著對能源工業發展的渴望。整體上來看,“車工兩元人民幣”的色調基礎是綠色,一種象征生命、活力和希望的顏色。
關于“兩塊錢的車工”,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以下是兩個例子。第一,在第一次發行的時候,中央政府和國務院就非常重視這一點,這一點,我們尊敬的周恩來總理也曾經對這一套人民幣做出過明確的指示。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兩塊錢”。原來的“兩塊錢”的正反面沒有“石油礦井”,取而代之的是5塊錢的“露天煤礦”。周恩來總理說,這兩張鈔票的圖案,不是很和諧,也不是很有特色,所以,他把這張鈔票和一張鈔票,進行了交換,這就是“兩塊錢”的來源。
“兩塊錢”的故事第二,在“兩塊錢”的票面上,有一個“貳”的漢字,因為“貳”,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據說,90年代末,一位學生在2元鈔票上發現,新華詞典中找不到“2”這個字母,而“貳”這個字母,則與鈔票中的“2”字母不同。由于鈔票上“貳”字的兩個橫線在上方,而詞典中的橫線在下方,故被認定為印制有誤。但如果你是個懂得收集鈔票的人,這并不是因為印字有誤,而只是那個時代的一種習慣,一種普通的寫法。事實上,這個數字并不只出現在硬幣上,還出現在了其他的硬幣上。
第三套人民幣1角
最早發行的是60版的棗紅1角。都可以稱之為三版幣中的精品珍品,當時這枚券別發行的時候并任何問題,只是一枚普通不過的角券,可是當它處在一個甚囂塵上的社會里面,那么一個不以為意的小細節也可以要了它的命!在三版幣中有一個角卷卻只在使用了14個月后便被立刻召回,要知道當時我國正處在左右路線之爭的特殊念頭,右傾被認為是一種無可救藥的錯誤,人們所不能接受。而這枚第三套人民幣1角的主要圖案剛好就是一群自左 向右行走的人,就這么正常不過的圖案,因為犯了所謂的右傾錯誤,所以終于抵不住流言蜚語的刺傷,被停止流通,并且回收銷毀。至此第三套人民幣1角券的 60版就告別流通舞臺,走入了一段長時間的沉寂,直到錢幣收藏市場慢慢興起它才被藏友們挖掘出來,燃放新生命。而普通一角,文革期間也遭到審察,成為高層政治斗法的一個特例。人物中第一個人扛著“鏟”,第二人扛著“鋤”(與“除”諧音),后面還有一個扛著紅旗,紅旗的頭部類似于矛(與“毛”諧音),通過無限上綱,這版一角幣被污蔑成具有反對黨反對毛主席的暗示——“鏟除毛旗”。這種鬧劇在今天看來十分可笑,但在當時,一些人卻煞有介事地在中國人民銀行打出巨幅標語——“糾出伸向人民幣系統的黑手”。矛頭所指,當然是周恩來總理,因為三版幣從設計到討論定稿,周總理幾乎過問到了每個細節,是三版紙幣理所當然的“總設計師”。
第三套人民幣1角在經歷了60年棗紅1角之后,又有新的版別出現,就是后來我們可以看到的62版1角人民幣了。目前這些背綠1角和背綠水印1角,
已經在 市場上面掀起了一股收藏風潮,價格的程度甚至超越了許多高面額的券,成為了第三套人民幣的收藏票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