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雜糅的產物,游記、人物、評論,都混合其中,但是其主題仍舊算得上清晰,它試圖展現的是當代社會深刻的斷裂感。”
??
《意外的旅程》濃縮了許知遠長達十五年的漫游時光,從黑河到騰沖、從吉隆坡到東京,許知遠在一個又一個陌生而新奇的城市中行走,通過觀察、對話與反思,他試圖剖開不同地區的文化版圖,理解其中的差異,也試圖尋找某種共性。
全書共分為三冊(內含許知遠親筆簽名):
第一冊中,許知遠沿愛輝—騰沖線橫穿中國,在游歷中重新審視當下中國社會的真實切片與歷史的復雜面孔;
第二冊中,許知遠跨越不丹、東歐、印度等不同文化屬地,旨在呈現一個更多元文化的世界版圖,從而打開看待自我與世界關系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冊則圍繞2020年許知遠在馬來西亞、夏威夷、日本三地的停留與輾轉展開,正是這一“意外”開啟的旅程,預言般地成為了這十五年漫游的主調——陌生的,偶遇的,被推翻的,是重新理解世界和歷史的窗口。
[商品]
旅行更深的意義是什么?是加繆說的吧,旅行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恐懼。旅行者遠離了家鄉,一種模糊的恐懼隨之而來,他本能地渴望舊環境。正是在恐懼中,你變得敏感,外界的輕微變動都令你顫抖不已,你的內心再度充滿疑問,要探詢自身存在的意義。人類的所有知識、情感、 精神世界,不都因這追問而起嗎?
而不丹仍是個尊重常識的國度。它需要經濟增長,卻無意以犧牲環境和社區感來換取,它歡迎現代世界,卻也不愿丟棄傳統價值。它讓一個旅行者所感受到的一切迷人之處,不正是這些將相互沖突的力量容納到一起嗎?
我們似乎陷入頭腦和心靈的癱瘓,喪失了對自己生活的世界的好奇心與探索能力。我們全部的能量,集中在一些本能性的行動上。我們生產、我們消費、我們娛樂、我們喧嘩,但我們不傾聽、不感受、不思考、也不追問……
徹底的偶像崇拜和徹底的反偶像崇拜,都是危險的,它們都用偏見取代對事實的探究。事實上,偉大的建國者們都是從各種失敗的嘗試開始。
反抗的意義,并不在于反抗一定要成功,而是抱有對可能性的渴求,能夠在最晦暗的時刻,仍懷有對光明的想象。而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須堅信自己的創造力與使命,同時你又不能過分自我迷戀,它常常夸大挫敗情緒,憐憫自己的脆弱。
內含許知遠親筆簽名,數量有限,不要錯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