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經濟”正釋放出可觀的經濟勢能,參考艾媒咨詢的數據,2024年中國泛二次元及周邊市場規模達5977億元,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已達5億,青少年占比較大,并越來越多參與到二次元文化產品和藝術形態的設計過程中,催生了如“毛娘”“妝娘”“改娃師”“畫師”等諸多就業機會。今天,讓我們聆聽畫師吹哥的故事。
吹哥畫的Q版角色 采訪對象供圖(下同)
吹哥這兩天正在趕工,這次是個大單,有人委托他畫國產戰略手游《明日方舟》里的角色,他筆下的凱爾希、迷迭香、杰西卡、佩佩和澄閃將被制作成亞克力牌,出現在各大“谷子”店里。
吹哥7年前畢業于蘇州電子信息技師學院動畫制作專業,與朋友在上海成立了一家二次元模型工作室,主要負責ACGN領域的同人二創和線上約稿。電腦和數位板就是吹哥的謀生工具,一般兩三天就能完成一幅畫。吹哥的作品主題主要涵蓋《蔚藍檔案》《明日方舟》《鳴潮》 《Fate/Grand Order》等二次元游戲角色,大部分已被買家買斷版權做成“無料”或二創制品。
選擇成為畫師是吹哥的個人意愿,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成為受人追捧的谷子周邊,他覺得很有成就感。但在日復一日的繪畫創作中,也會經歷瓶頸期,“人物線條、場景構圖、色彩運用都沒有靈感,畫技不管怎么練就一直卡在那。”吹哥回憶道,自己曾接過一單約稿,人物原設過于復雜,也找不到合適的參考,幾度不想提筆,自信心遭受嚴重暴擊。
創意靈感面臨枯竭,工作室又不溫不火的沒有起色,再加上大量國內外IP快速迭代更新,越來越多的優秀畫師開始“卷”技術,吹哥有時也會迷茫,他說,雖然接觸的是二次元工作,給人帶來快樂和情緒價值,然而對于以此謀生的畫師來說,現實充滿了掙扎和不確定性。
尤其這幾年隨著AICG的爆發式流行,畫師等創意工作者還面臨著繪畫制圖軟件的沖擊。“我當時想著干脆就這樣轉行算了,還曾考慮過把畫師當副業,轉投動畫制作。”但吹哥冷靜了兩天又開始接活了,他說,任何時間段都有放棄的沖動,但每次都要給自己加油打氣,與其每天為題材選擇、人群受眾絞盡腦汁,還不如放松心態完成作品。
吹哥的作品(因版權問題,并非原圖)
吹哥總體樂觀積極,他從去年開始陸續接單賺外快,雖然收入不穩定,但有時候運氣好一天下來也能賣出好幾張。“我在繪畫平臺上也有一些圖的收藏量和瀏覽量都很可觀,讓我有不少成就感。”新民晚報記者了解到,大部分自由畫師會在各種專業美術外包服務平臺上實名注冊,像米畫師網站,2018年的數據就顯示平臺入駐企業超300家,潛在的畫師資源超過了70000位。網站櫥窗里最便宜的作品在幾十塊錢一幅,出價稍微貴一點的訂單在1500元左右。據業內人士介紹,像阮佳、黃光劍、楊奇、杉澤、Wlop等圈內大牛的私稿定價至少五位數起,潮玩藝術家趨之若鶩、奉若珍藏。
“慢慢來,我想再堅持一年,看看能不能揚眉吐氣!”吹哥還是很看好畫師的職業前景,他計劃通過大量的練習和打磨來提升畫功,利于業余時間,多學一些繪畫之外的技能,比如構圖時的色彩光影把控、模型制作方面的噴漆技巧等。
原標題:《畫師:“卷”到想放棄,但還是堅持下來了|破“次元”新職人④》
欄目編輯:金旻矣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錢文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