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網友劉少平投稿:
說起走親戚,我們這群80、90后小的時候,一提到走親戚,那興奮勁簡直能沖破房頂。
尤其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只要爸媽一說要去哪個親戚家串門,我們這些小屁孩立馬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天不亮就爬起來,翻出自己最好看的衣服穿上,不管外面刮風下雨,死活都要跟著去。
可誰能想到,等我們這些80、90后長大成人,成家立業,自己也當了爹媽之后,對走親戚這事,卻沒了小時候那份熱乎勁兒,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有人說,是工作太忙,抽不出空;有人說,住得太遠,來回折騰太麻煩;
還有人說,假期壓根不夠用。但在我看來,80、90后不愛走親戚,大概率是因為錢。
可不是咱兜里沒錢,而是走親戚這事兒,背后的金錢壓力實在太大,壓得人有點喘不過氣。
我自己就深有體會。
幾年前,我爸媽相繼去世后,我和爸媽那一輩的親戚走動就越來越少了。什么叔叔、姑姑、姨姨、舅舅之類的親戚,以前還挺親的,過年過節必定會走動,可現在都漸漸疏遠了。
為啥呢?還不是因為走親戚得花一大筆錢,關鍵是花了這錢,也沒見換來啥實實在在的東西。
就拿我親姑姑來說吧,她今年78歲了,她家和我家開車也就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以前我爸媽還在的時候,我可積極走親了,每次去姑姑家也很高興。
那時候,表哥表姐還沒成家,也沒孩子,我去看姑姑,也就買點百八十塊錢的禮品。
走的時候再給姑姑留個幾百塊錢紅包,這點錢對我來說沒啥壓力,而且每次去,和姑姑一家的感情都能更親近一分。
可后來啊,表哥表姐先后成家,有了孩子,再后來我父母走了,那些表哥表姐又有了孫子孫女,這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我去姑姑家走親戚的次數是越來越少,有時候一年都去不了一回,就算去,也是實在推脫不掉,咬著牙硬著頭皮去的,而且每次從姑姑家回來,都得和老婆大吵一架。
原因是表哥表姐家孩子多,每次去給的紅包就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
以前去看姑姑,帶上禮品,再留個四五百塊錢就差不多了,現在可好,去一趟,沒個兩千塊錢根本回不來。這經濟壓力蹭蹭往上漲,我實在有點吃不消。
更氣人的是,自從父母走后,表哥表姐幾乎不來我家,家里沒長輩,我家孩子也不愛去走親,最后我們付出的紅包和禮品,都沒辦法收回本。
說是禮尚往來吧,這有去無回,就讓我老婆心里特別不平衡,每次我一提去姑姑家,她就一肚子火。
3年前,去姑姑家走了次親,是幾個表兄弟約的,說好幾年沒一大家子聚過來。可那次去了姑姑家,各種發紅包送禮,就哐哐讓我花了2800元。
我一個月工資6700元,隨便走個親,就要半個月工資,真的讓我心里不好受。而老婆聽到我花了這么多錢,回來就跟我大吵起來。
她氣呼呼地跟我說:“你看看,每次去你姑姑家,又是買東西又是給紅包,花這么多錢。你再看看你那些表哥表姐,有誰來咱家看過咱孩子?這錢花得太冤枉了!”
我也委屈啊,我跟老婆說:“那是我姑姑,他們叫了,我能不去嗎?”可老婆根本不聽,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最后吵得不可開交。
因為這事兒,我心里別提多糾結了。其實我心里也惦記著姑姑,畢竟就這么一個姑姑,從小對我也挺好的。可一想到去姑姑家要花那么多錢,還有回來后和老婆沒完沒了的爭吵,我就打退堂鼓了。
這兩年過年,我也就應付著給姑姑打個電話問候一下,然后發個紅包意思一下,再也沒有以前那種親近的感覺。
我也發現走動少了,送禮少了,我們兩家的親情也變得越來越淡。
姑姑家我是這兩年才漸漸斷親的,而我舅舅家,則是在5年前,我母親去世第二年,我就和舅舅斷了親,原因還是因為錢。
5年前那個過年,我代替死去的母親去了趟舅舅家。
為了這次走親,我買了兩箱兩箱牛奶,一桶油,又買了一百多塊的酒,和一盒200多塊的茶葉,加起來大概花了500多,我想這些應該也算貴重了吧。
可一進舅舅家門,我就傻了眼。他家客廳的茶幾上,擺滿了各種高檔禮品,好幾條幾百塊一條的香煙,旁邊還放著幾瓶好幾百塊的白酒,還有什么水果花籃,蟲草禮盒等等。
看到這些,我下意識地把自己手里的東西往身后藏了藏,感覺臉上有點發燙。
吃飯的時候,幾個表兄弟更是開啟了攀比模式。這個說:“我給孩子報的那個輔導班,一年學費就得好幾萬,不過效果確實好,孩子成績蹭蹭往上漲。”
那個接著說:“我剛換了輛豪車,開出去那面子倍兒足,以后出門都方便多了。”他們一邊說著,一邊互相打量,眼神里滿是炫耀。
我坐在那兒,聽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心里特別不是滋味。我想著自己為了生活奔波,掙的錢都緊巴巴地過日子,哪有閑錢去搞這些攀比。
這時,舅舅也開口了,看似不經意地掃了眼我帶來的禮物,說道:“現在走親戚啊,東西也都越來越講究了。不像以前,隨便拎點啥都能上門。”
這話一出口,我感覺所有人的目光,都好像有意無意地落在我身上,我尷尬地笑了笑,不知道該怎么回應。那頓飯,我吃得味同嚼蠟,心里一直盼著趕緊結束。
走的時候,按照慣例又得給舅舅家的孫子孫女發紅包,為了挽回飯桌上丟的臉,我每個紅包,都塞了多了一百塊。
但回家的路上,看著錢包空空,我心里真不是個滋味。
回到家,老婆看著我一臉疲憊,問我怎么了。
我把在舅舅家的事兒跟她說了,老婆聽了直嘆氣,說:“以后這種親戚,能不走就不走了吧,去了也是給自己添堵。”
我知道老婆說的有道理,就選擇漸漸斷了親,開始會捎帶紅包或禮品過去,后來這兩年,我紅包都不發了,因為發少了,舅舅看不起;發多了,自己又難受。
所以,現在80、90后越來越不愛走親戚了,大概就跟我一樣,都是因為錢的緣故吧!
這年頭掙錢不容易,走親需要付出的金錢,卻一年比一年高,真的讓人承受不起了。
而且,現在的親戚也沒有之前那么真摯和親近了,所有感情好像都得靠金錢維系,沒有錢,就啥也不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