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膠肉”已泛濫?消化科主任:這5種肉,告訴家人一定要少吃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對食品的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了,但是不法商販的手段也越來越多,比如豬肉就有很多安全問題,咱們普通怎么分辨哪種好?哪種不好呢?
很多人都在網上看到過注水肉和注膠肉,注水肉肉顧名思義,就是往豬肉里注水,使肉的分量變重,達到多賣錢的目的。通常以注水豬肉和注水牛肉最為常見。
注水肉不僅降低了肉的品質,假如水來歷不明或不干凈,就會導致肉的口感降低,還會加速腐敗,可能會產生細菌毒素等,吃了以后對人體的健康產生不利。
而現在市面上甚至出現了注膠肉,那么什么是注膠肉呢?
它是一些不良商販為了增加豬肉重量而采用的不正當手段。他們將食用膠和水混合后注入到豬肉中,由于食用膠容易凝固,從而能夠把水分牢牢鎖在豬肉里,達到增重的目的。更為惡劣的是,有些商販為了讓豬肉能更長時間保存,還會在食用膠中添加防腐劑或食鹽。
值得慶幸的是,部分商家還算有一定的良心,會使用食品級別的卡拉膠。卡拉膠作為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在合理使用范圍內相對安全。然而,那些毫無道德底線的商家,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竟然會使用工業原料。工業原料中往往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重金屬、有害物質殘留等,一旦食用這樣的“注膠肉”,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損害,可能引發各種疾病,嚴重威脅我們的生命健康。
雖然“注膠肉”比較多見,但要說它已經泛濫,還是有一點夸張的。不過,我們也絕不能掉以輕心,在購買豬肉時,一定要學會分辨和甄別。下面就教給大家幾個實用的小技巧:
一、觀察肉的外觀
1. 色澤:正常的豬肉顏色應該是鮮紅色或粉紅色,具有光澤。而“注膠肉”的顏色可能會比正常豬肉更加鮮艷,甚至有些發紅發紫,這是因為注膠后血液被稀釋,且膠和其他添加物可能會影響肉的顏色。如果豬肉的顏色看起來過于鮮艷且不自然,就要引起警惕。
2. 表面質地:仔細觀察豬肉的表面,正常豬肉表面應該是微濕或稍干,有一定的彈性,觸摸時不會有黏手的感覺。而“注膠肉”的表面可能會顯得更加光滑,有一層類似果凍的質感,用手指按壓后,恢復原狀的速度可能會比正常豬肉慢,甚至會留下輕微的凹痕。這是因為食用膠的存在改變了肉的質地結構。
二、查看肉的彈性
用手指輕輕按壓豬肉,正常豬肉在按壓后會迅速回彈,恢復原狀。而“注膠肉”由于內部含有膠狀物質,彈性可能會變差,按壓后回彈速度較慢,甚至可能無法完全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此外,還可以嘗試將豬肉拿起輕輕晃動,如果感覺肉的質地比較僵硬,不像正常豬肉那樣自然擺動,也可能是“注膠肉”。
三、聞肉的氣味
正常新鮮的豬肉具有淡淡的血腥味和肉香味,沒有其他異味。而“注膠肉”可能會因為添加了食用膠、防腐劑等物質,散發出一些不正常的氣味。如果聞到豬肉有刺鼻的氣味,或者有類似于化學藥品的味道,那么就要謹慎購買。這種異味可能是食用膠或其他添加物的氣味,也可能是豬肉已經變質但被注膠掩蓋了異味。
四、檢查肉的價格
“注膠肉”的成本相對較低,因為商販通過注膠增加了重量,所以如果在市場上看到價格明顯低于正常價格的豬肉,就要格外小心。不要貪圖便宜而購買到可能存在質量問題的“注膠肉”。雖然價格低不一定就是“注膠肉”,但這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在購買豬肉時,要選擇正規的市場和商家,并且對價格要有一個合理的判斷。
五、了解肉的來源
盡量選擇有正規來源渠道的豬肉,比如大型超市、正規農貿市場的品牌攤位等。這些地方的豬肉通常經過了嚴格的檢驗檢疫,質量相對有保障。在購買時,可以向商家詢問豬肉的產地、來源等信息,了解豬肉的相關背景。如果商家無法提供明確的信息或者支支吾吾,那么就要對豬肉的質量產生懷疑。
通過以上幾個小技巧,我們可以在購買豬肉時更加謹慎,提高識別“注膠肉”的能力,從而避免購買到不安全的豬肉,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而除了生豬肉以外,還有五種肉類加工產品也是注膠肉的重災區。
一、火鍋丸子
火鍋丸子在熟食店和超市中都很常見,它們種類繁多,口感多樣,深受人們喜愛。然而,這些價格便宜的火鍋丸子往往存在較高的“注膠肉”風險。為了降低成本并增加丸子的重量和口感,一些不良商家會在丸子中添加食用膠。這些食用膠與各種肉類、淀粉等混合在一起,經過加工后,讓人難以分辨。而且,火鍋丸子通常含有大量的添加劑和調味劑,這些成分可能會掩蓋注膠的痕跡。在購買火鍋丸子時,要選擇正規品牌和渠道,仔細查看產品標簽,盡量避免購買價格過低、來源不明的丸子。
二、很便宜的醬牛肉
熟食店中那些價格特別便宜的醬牛肉很可能是注膠肉。真正的醬牛肉制作過程復雜,需要選用優質的牛肉,經過長時間的腌制、燉煮等工序,成本較高。而不良商家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會使用注膠的方式來增加牛肉的重量。他們可能會將食用膠和水注入牛肉中,然后再進行加工和調味,使醬牛肉看起來與正常的無異。但這種注膠的醬牛肉口感可能會比較奇怪,質地也可能與真正的醬牛肉有所不同。在購買醬牛肉時,不要只看價格,要選擇信譽好、價格合理的商家,同時可以通過觀察牛肉的紋理、色澤和彈性等方面來判斷其質量。
三、超市里散裝的羊肉卷
超市里的散裝羊肉卷也是注膠肉的常見重災區之一。羊肉卷在市場上需求量較大,一些不法商家為了降低成本,會用其他肉類冒充羊肉,并通過注膠的方式來增加重量和改善口感。這些注膠的羊肉卷在外觀上可能與真正的羊肉卷相似,但在烹飪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如不易煮熟、口感不佳等。購買羊肉卷時,最好選擇有包裝、有品牌的產品,查看產品的配料表和產地等信息,確保購買到真正的羊肉卷。同時,可以通過觀察羊肉卷的顏色、紋理和氣味等方面來初步判斷其質量。
四、街邊賣的淀粉腸和火山石烤腸
街邊售賣的淀粉腸和火山石烤腸價格便宜,口感香脆,深受人們喜愛。但這些腸類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的淀粉和添加劑,同時也存在注膠的風險。為了增加腸的彈性和口感,一些不良商家會在其中添加食用膠。而且,街邊售賣的腸類食品衛生條件難以保證,可能存在細菌超標等問題。在購買腸類食品時,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有質量保證的產品,盡量避免購買街邊三無產品。同時,要注意查看產品的配料表,了解其中的成分。
五、超市里賣的腌制培根
超市里的腌制培根也是注膠肉的潛在風險區域。培根通常是由豬肉加工而成,一些不良商家為了降低成本,會在培根中添加食用膠和其他物質。這些注膠的培根在外觀上可能看起來更加飽滿,但口感和質量卻大打折扣。在購買腌制培根時,要選擇正規品牌和渠道,查看產品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盡量選擇含肉量高、添加劑少的培根。同時,可以通過觀察培根的顏色、紋理和彈性等方面來判斷其質量。
在購買這五種肉類食品時,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細辨別,選擇正規渠道和品牌的產品,避免購買到注膠肉,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注膠肉等不良行為,讓我們的餐桌更加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