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河南一中年婦女帶名畫鑒寶,專家一致認(rèn)為是贗品,不料女子反問道:“你可知我父親是誰?”
女子看著坦然自若的專家們,臉上露出一抹狡黠的微笑,脫口而出一個問題,對于女子的詢問,專家們面面相覷,他們連女子都不曾認(rèn)識,何談知曉女子的父親呢?
一位專家面帶疑惑,開口詢問:“你父親?不知你父親是誰?莫非也是繪畫大家?”
女子自從登臺之后,就十分鎮(zhèn)定,即便專家說女子帶來的那幅名畫是贗品,女子都沒有任何驚慌、失望的神色。
再加上女子那通身的氣質(zhì),讓專家們不禁感到疑惑,女子或許并不是普通人,極有可能是來自于書香門第世家。
2004年1月4日,河南電視臺傾力打造的鑒寶節(jié)目《華豫之門》正式開播,該節(jié)目可謂是群英薈萃,聚集了文采斐然、學(xué)富五車、精通歷史文物的專家。
該節(jié)目開播的主要宗旨就是帶領(lǐng)大家一同領(lǐng)略中國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也是為了讓一些“蒙塵”的文物再度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為大眾帶來一場美好的視覺盛宴。
節(jié)目開播之后,立刻就吸引了很多群眾,有的群眾祖上是達官貴人,收藏的頗有一些價值不菲的文物;有的群眾熱愛收藏,多次花費高價購買,但卻不確定自己買的是否是寶貝……
而《華豫之門》的展開,正是為這些群眾提供了一個平臺,驗真假、辨真?zhèn)危瑐鬟f歷史文化,便是節(jié)目的最終目的。
2008年,《華豫之門》節(jié)目組迎來了一位特殊的“鑒寶人”,她帶來的是一幅畫作,女子穿著簡潔大方的衣裝,沒戴什么首飾,但卻給人一種雍容華貴、腹有詩書的氣質(zhì)。
看到女子,臺下“看熱鬧”的群眾議論紛紛,紛紛感慨女子必定不是普通人,單是那氣質(zhì)都不一樣,沒個十年八年的文化熏陶,還真不行。
聽到臺下群眾的贊美之聲,女子微微一笑,對著群眾鞠了一躬,隨后又給各位專家鞠了一躬。
“各位專家好,我是今天的鑒寶人,我?guī)淼氖且环嬜鳎胝埜魑粚<規(guī)兔﹁b定一下,這幅畫作是真品還是贗品。”
女子很有禮貌,舉止大方得體,專家聽后微微點頭,女子隨后將畫作遞交給節(jié)目主持人,主持人將畫作小心翼翼展覽在置物臺,一幅畫作呈現(xiàn)在眾人面前。
專家們神情嚴(yán)肅、認(rèn)真,他們立刻起身走到置物臺,看著那幅畫作,專家們贊不絕口,畫技精湛、頗有技巧,整幅畫作栩栩如生。
女子帶來的畫作是一幅《三羊開泰》,三只小羊躍然紙上,正在草坪上悠哉悠哉地吃草,好不愜意,零星點綴的幾根樹枝,讓畫瞬間多了幾絲“靈氣”。
其中一位專家在觀摩了良久之后,一邊點頭一邊搖頭,而后開口說道:“這幅畫,作者畫技非同一般,十分鮮活,靈氣逼人,但我斷定,這幅畫是贗品!”
專家這句話一出,現(xiàn)場群眾倒吸一口冷氣,他們看那畫怎么看怎么好,怎么是贗品呢?自己到底是道行淺。
俗話說得好,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臺下群眾竊竊私語、議論紛紛,聽到“贗品”二字,女子神情不變,一如之前。
隨后再次露出一抹溫和的笑容,對著專家說了一句話,看女子如此自信從容,專家脫口而出,那么女子的父親到底是何人?
專家看出了畫作落款人吳煥章,但為何依舊斷定是贗品呢?
對此專家給出了解釋,畫作保存的過于完好,雖然畫風(fēng)相似,但依舊漏洞百出,最重要的一點是,落款的筆法與吳煥章的筆法迥然不同,況且吳煥章先生已經(jīng)去世,遺留下來的真跡寥寥可數(shù)。
女子聽到專家的解釋,斬釘截鐵開口,聲稱自己帶來的《三羊開泰》必定是真品,因為女子的父親正是吳煥章,女子名叫吳雪芹。
后續(xù),女子緩緩說出了“落款”不同的原因,吳煥章先生作畫《三羊開泰》時,剛好有一朋友來訪,畫作完成后,朋友饒有興趣,吳煥章先生便提出讓朋友提筆留下墨寶。
朋友最終在畫作的落款寫了三個字“吳煥章”,沒想到,多年后竟然因此鬧了一個“烏龍”事件。
后續(xù),這幅《三羊開泰》被女子捐贈給了博物館!
信息來源:2008年《華豫之門》節(jié)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