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華為合作的時候, 這家公司每年享受著華為所帶來的25億美元資金,活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
在華為遭受制裁的時候,他不僅轉頭就走,還落井下石扣了華為7億的貨。
幾年過去了,華為挺過來了,他卻遭到了“報應”,不僅沒了巨量訂單,還把工廠賣了。
從輝煌到近黃昏,這家公司是如何走到這個地步的?
與華為合作共贏
1969年,偉創力公司在美國硅谷成立,他們以電子產品代工而聞名,合作的客戶陣容非常強大,大家所熟悉的微軟、戴爾、諾基亞、西門子等等都與偉創力有著長期且穩定的關系。
在電子產業迸發之后,偉創力靠著大量的國際訂單迅速在該行業中嶄露頭角,不僅成功上市,還在多個國家扎根。
其中,和中國企業的緣分是在1987年開始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各個行業迅速開始發展,看著龐大的消費潛力和人口紅利,不少企業都選擇進入中國,偉創力身為一家生產代工企業,更愿意追逐更低的成本和更便利的市場。
此后二十年,偉創力在我國珠海、深圳、蘇州、長沙等等多個城市設立了工廠,它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僅次于富士康的第二大電子產品代工廠。
在偉創力落地中國的多個工廠中,珠海園區不只是偉創力在國內的最大工業基地,還是偉創力在全球最大的一個工廠。
在偉創力進入中國的時候,中國的電子產業還沒有那么發達,但后來的情況證明,偉創力的選擇是非常明智的,因為中國電子產業很快就迎來了黃金時期,市場需求和行業經濟飛速增長,偉創力也由此接到了不少訂單。
其中,與華為的合作讓偉創力營收更上一層樓。雙方自達成合作之后,華為就源源不斷給偉創力下著訂單。
十幾年的時間,雙方的交易堪稱“合作共贏”的典范。華為將基站、手機等等產品的組裝業務交給偉創力,偉創力也不負期待,用標準化的生產給華為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所以隨著華為在全球的業務越來越廣,偉創力也背靠華為賺的盆滿缽滿。根據統計,僅是華為一家企業,每年就能夠給偉創力帶來25億美元的營收,它也是從華為獲利最多的美國供應商。
基于長期的合作和信賴,華為和偉創力達成了更深層次的合作,到2017年前后,偉創力已經是華為排名前五的核心供應商。
2018年, 華為還為偉創力頒布了“最佳交付獎”的表彰。靠著穩定且愉快的合作,偉創力在2018年成功進入世界500強。
但誰都沒想到,長達十幾年的雙贏合作,最終卻抵不過美國的一紙政令。
扣押華為資產
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之后,諸多美國企業都選擇與華為分道揚鑣,讓華為業務就此遭受了重創。
其他企業對于華為的打擊就算了,偉創力這位老朋友,在面對美國禁令的時候,不僅沒有思考到雙方過往的合作情分,反倒還成為了最過分的一個。
美國16日下發的通知,偉創力17日就宣布單方面迅速停止與華為的一切合作,正在生產的暫停生產,生產出來還未交付的,不交付了。
也就是說,只要是關于華為的,現在一整個暫停,華為的供應鏈直接被偉創力斷掉,交付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如果只是這樣,華為也不至于那么難受,但關鍵是,你不生產,還扣著華為的物資不給,就很令人費解了。
之前為了與自家的產品進行配套,華為將自家設備直接放在了偉創力工廠,雙方這么多年的合作,華為也很是放心,但偉創力如今卻搞起了“背刺”。
他們不僅扣著華為的設備,還拒絕歸還華為的物料,這些貨物加在一起,價格高達7億人民幣。
華為派出了上百輛貨車運輸,全都空載而歸。
6公里長的貨車排隊拉貨
而華為在得知此事之后,第一時間并非譴責,而是立即派人與偉創力協商。一個多月的時間,十多輪的談判,偉創力要么是直接拒絕,要么就是第一天假意答應,次日立即反悔。
偉創力不交物料和設備,華為就是想生產也沒辦法生產,無奈之下,他們只能一邊與偉創力溝通,一邊花大價錢重新購買交付。
盡管之后在華為的努力下,他們收回了4億元人民幣的物資,而在海外工廠的3億元設備和物料,偉創力一定要轉運給無風險的“第三方企業”,期間產生的費用還得由華為來承擔。
此次事件過后,華為怒不可遏,既然偉創力不顧多年合作情誼,那華為也沒有必要留面子了。
華為直接將偉創力從供應商的名單上剔除出去,之前的合作全面停止,今后也不會再與偉創力合作。
對于偉創力退出之后的空白,比亞迪和富士康與華為達成了合作,依靠著中國企業,華為安穩無憂地發展,幾年間連續攻克了多項難題,成功成為了中國企業的支柱性力量。
那偉創力又怎樣了呢?
再沒恢復巔峰
自“背刺”事件過后,偉創力在中國業務遭到了嚴重打擊。華為不給它訂單,中國企業也與偉創力減少了合作,它的訂單被比亞迪、富士康分食,而營收更是呈現斷崖式下降。
就在偉創力搞事的這一季度財報中,偉創力的凈利潤同比暴跌61.32%。
最明顯的要數偉創力在中國的工廠。其中,在事發前后建立不到一年的長沙工廠,主要為華為生產手機,預計全面達產后年產值將達到100億元,結果這也打了水漂,直接停產了。
眼看無法支撐,偉創力只能選擇變賣,一期二期均被中企接手,二期仍然負責代工華為手機。
更重要的是,珠海這個全球最大的偉創力工廠,也在華為事件過后逐漸停工,堅持了一年左右,偉創力無奈只能選擇賣掉珠海工廠。
而自偉創力搞了這一波之后, 公司再沒達到過2018年的榮光,世界500強更是成為了遙不可及的夢。
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只有誠信才是立足市場的根本,堅守契約精神,這樣的企業才能長久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扣押華為7億元物資,這家全球第二的電子代工企業吞下“苦果”
觀察者網:“捅刀”華為后一直停工,偉創力無奈變賣珠海工廠
每日經濟新聞:與華為“鬧掰”一年多,偉創力實業年收入僅百萬,終被賣給領益制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