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德達醫院(以下簡稱“德達醫院”)獲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頒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觀新聞,2025)。
德達醫院位于上海青浦區,始建于2016年,是一家專注于心血管疾病診療的三級專科醫院,設有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醫學影像與介入治療科、胸外科、腫瘤科等特色科室。此外,醫院還開設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全科、耳鼻咽喉科、眼科、中醫科、皮膚科、醫療美容科、急診科、特需接種門診及健康體檢等綜合醫療服務。
自2018年10月起,德達醫院作為高水平社會辦醫機構正式納入醫保結算,支持跨省異地及醫保電子憑證結算,并與60余家商業保險公司建立長期合作,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結算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在商務部等三部門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設立外商獨資醫院的政策推動下,德達醫院成為上海首家外商獨資醫院,同時也是全國首家外商獨資心血管專科醫院。據院方最新公布的信息,其住院床位費最高可達9800元/晚。
利好政策頻發,目前已有3家新設外商獨資醫院獲批
外商獨資醫院的誕生,是我國擴大開放政策的生動體現(中國經濟網,2025)。
2024年9月,商務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通知,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設立外商獨資醫院。兩個月后,《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出臺,明確試點政策細節(以下簡稱《方案》)。
同時,相關部門在《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政策“一問一答”》中指出,引進高水平外商獨資醫院有助于優化營商環境、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并為國內醫院提供管理和服務模式的參考。
今年年初,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上海市商務委、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上海市疾控局聯合制定并發布《上海市深化外商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明確試點范圍、數量和條件。2月,《2025年上海市衛生健康工作要點》進一步提出,推進外商獨資醫院試點落地,完善機構設置、執業管理和監管制度,以促進外資醫療資源在上海的布局。
在上海之外,其他試點城市也在持續發力,推動醫療領域有序擴大開放(金羊網,2025)。
01
廣州
今年1月2日,廣州白云鵬瑞利醫院獲廣東省衛健委批準落戶廣州,成為《方案》出臺后廣東首家新設外商獨資醫院。
醫院首期投資10億元,選址廣州白云站TOD綜合體,規劃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床位500張,預計2026年投用。據介紹,該院將按CIHA標準管理,并與新加坡、歐美及國內優秀醫院合作,引入CAR-T細胞治療、基因編輯等前沿技術,提供健康維持、慢病管理等定制化服務,豐富高端醫療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省市區聯動下,該醫院僅用8個工作日即完成全部審批流程,并獲核發《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
02
深圳
今年3月20日,深圳市外商獨資醫院試點推介會發布“26條”支持措施,涵蓋用地用房保障、財政支持、醫保優化、跨境執業便利化及國際醫療結算等,全方位推動外商獨資醫院落地。
在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會上,綠葉醫療集團與深圳市衛健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在深圳建設國際醫療總部及外商獨資專科醫院,成為《方案》發布后全國首個落地的外商獨資專科醫院項目。
03
2024年12月16日,天津市頒發首張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執業許可證,正式確認鵬瑞利綜合醫院(天津鵬瑞利醫院)為我國首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
今年2月26日,天津鵬瑞利醫院正式開診,與一家康復醫院和腦科專科醫院共同組成天津鵬瑞利醫療群。
醫院位于天津西青區,毗鄰天津南站,設500張床位,總投資約10億元,提供骨科、耳鼻喉、腎病免疫、心血管、腫瘤等綜合醫療服務。令人關注的是,該院內科、外科等科室的普通門診掛號費僅7.5元,副主任號10元,主任號15元。
外商獨資醫院誕生后,公立醫院的醫生“流失潮”會出現嗎?
不可否認的是,外商獨資醫院的進入,將進一步豐富我國醫療體系。
隨著居民對醫療健康需求日益多元化、個性化,外資醫院的引入不僅拓寬了醫療服務的選擇,還促進了國內醫療行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外商獨資醫院憑借先進的醫療技術和服務理念,與國內醫療機構形成良性競爭,從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升整體醫療質量,推動產業升級。
與此同時,隨著外資醫院的快速發展,這一醫療模式將在醫護人才市場掀起一陣新的波瀾。
以天津鵬瑞利醫院為例,該院院長劉丹指出,外商獨資醫院的運作模式與公立醫院有所不同,它們并不追求龐大的床位規模,而是更注重精準醫療和特色化服務,打造“小而精”“專而強”的醫療模式(經濟觀察網,2025)。
在他看來,外商獨資醫院對醫護人員,尤其是醫生群體的吸引力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引進了國外先進的醫療模式,為醫生提供全新的職業發展路徑;
二是定期選派骨干醫護人員赴國外深造,為醫生搭建國際化交流平臺;
三是采用透明化的薪酬體系,醫生的收入均通過陽光渠道分配,不僅提升了職業保障,也減少了行業內長期存在的“灰色收入”問題。
“我們的醫生沒有灰色收入,所有收入都陽光化。”劉丹坦言,醫院盡可能將所有合規收入最大化分配給專家,從源頭上減少醫療腐敗的空間。相比公立醫院某些患者“托關系”找床位、塞紅包等現象,外商獨資醫院希望以更加市場化、透明化的方式構建醫患關系。
然而,外資醫院的進入,也引發了一些擔憂。有觀點認為,高薪與更好的發展機會,可能會吸引國內優質醫療人才流向外資機構,從而影響公立醫院的人才穩定性。對此,劉丹指出,這種影響可能被過度解讀。
醫客說
“公立醫院的穩定性、科研資源及長期發展空間,依然對許多醫生具有吸引力。外商獨資醫院所吸引的,往往是那些已在專業領域積累豐富經驗,希望探索更大職業舞臺的醫生。”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好醫生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