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訃告,該院一位兒科女醫生離世,年僅33歲。
據悉,朱禮出生于1991年11月1日,是江西萍鄉人。
3月20日,有網友曾經在網絡在發帖求助,從信息中可以得知,身為孩子母親的朱醫生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當時的她需輸血救命,而醫院血庫B型血存量不足,所以呼吁附近的好心人可以積極獻血,伸出援手。
當時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也發布了緊急獻血的倡議書。從內容中可以得知,朱醫生在病倒之后,就被送往重癥監護室搶救,緊急需要B型血來救命。
同一節點,江西省人民醫院也發布了獻血倡議書。
兩所醫院都齊心協力,希望能幫朱醫生度過難關。
盡管經過了八九天的全力搶救,朱禮醫生還是因病情過于嚴重,醫治無效離世,年僅33歲。在生命最美好的年齡,離開在這個最美好的季節。
33歲,按18歲上大學算,苦讀11年醫,剛工作不到10年,實在是太可惜了。
有博主透露,朱禮醫生的肺栓塞可能與長期過勞有關。作為兒科醫生,朱禮每天面對的都是幼小的生命,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兒科本就是醫院最繁忙的科室之一,醫生們常常超負荷工作,很少能顧及自己的身體健康。
又一朵白衣之花,凋謝在最美芳華。
又一個力爭上游的好醫生,被命運的河流無情沖刷。
在優績主義盛行的當下,“沒上進心”幾乎是一種錯誤。
在人人都卷的時候,自己保持松弛,也被認為不可接受,即使沒有礙著任何人的事情。
經常被兩種觀點攻擊,一種是“你就是沒吃過苦,所以才覺得努力不是最重要”。
另一種“你號稱自己不喜歡卷,但居然年紀輕輕就學業事業都不錯,那么你是在凡爾賽”。
時常感覺很多人,很多同仁,自己愛吃無謂的苦,還必須把別人拉下來,一起吃苦不可。
九邊先生說過的一段話:大部分公司所謂的企業文化就是給不起錢或不愿多給錢,想通過別的低成本手段來提高戰斗力。其實員工就是賺錢的,哪來的那么多彎彎繞。
可謂一針見血。
什么吃苦文化、奉獻文化、團隊文化、創新文化等等,不過是迷惑人的手段,以此來PUA員工,盡量讓自己少掏錢而已。企業最重要、最首要的文化,還是金錢文化。
企業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留住員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那就是三個字:多發錢。
華為為何能吸引那么多頂級的優秀人才,最關鍵的就是三個字:高工資。
作為單位老板,你只要把工資福利搞好了,員工比你還怕單位倒閉,歸屬感敬業精神不就來了嗎?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世界上哪有如此好事呀。
最近,河南許昌的胖東來比較火。
據說,胖東來給員工增設了十天“不開心假”。
也就是說,你只要心情不爽了,就立馬可以放下手頭的工作,游山玩水休假去。
不僅如此,為了讓員工輕松工作,胖東來還專門設立了員工辦公室,配置臥室、衛生間、客廳,甚至主管一人配備一套價值30萬元的音響設備。
為什么要這么搞?
沒啥,就是為了讓員工舒適。
就是為了不讓員工太累,能夠擁有充足的休息、休假時間,能夠兼顧工作與生活,能夠做到兩全其美。
用老板于東來的話說,就是要讓員工們享受生活,有放松的地方、有做美夢的地方,讓大家感受到生命如此燦爛、如此美好、如此有意義。
那工資待遇怎么樣呢?
胖東來基層員工到手工資,超過了9000元。這是在四縣小城市許昌,簡直就是一個商業良心的天花板。
為什么發這么高的工資?
于東來曾在一次演講中揭秘:“工資1800,你還想跟員工談管理?工資這么低,你還想要求員工什么?員工能給你干,就是給你面子!”
你在胖東來工作,既能收獲了金錢,也收獲了快樂。
人們喜歡胖東來,支持胖東來,渴望自己的城市有一個胖東來,根源就在于,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能平衡單位利益與員工幸福的單位,比熊貓還要稀缺。
人們不是向往胖東來,而是向往更美好的未來。
而胖東來恰恰向所有中國人證明了一件事:其實,大家不用那么卷、那么累,也能過的很好。
醫客說
這世界都是反著的,以放下的心態拿起,以出世的態度做入世的事,方才有最好的結果。小到個人的命運抉擇,大到歷史的車輪滾滾,無不如此。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老葉說醫,作者葉正松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