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似乎從來都不是我國的汽車工業大省,但是三晉大地從來不缺少振興山西汽車制造的嘗試。其中,在重卡領域更是如此,山西有兩家重卡主機廠:大運重卡和江鈴重汽。運城的大運重卡在業內的表現可圈可點,而太原的兄弟企業卻更為坎坷!”
01—
山西重卡,起步很早
說到我國重卡制造的歷史,山西省絕對是走在前面的。
早在1920年,老閻就在太原組建了西北汽車修理廠,這是山西汽車工業的策源地。1932年,西北汽修廠參照國外汽車車型,試制出了山西第一輛載重汽車。
這款車被命名為山西牌汽車,時速可以達到30km,造價約4500大洋。這就是山西生產最早的汽車,也是山西重卡工業的第一次嘗試。
由此可見,“山西”牌重型汽車的誕生,可是比現在主流的解放、東風、陜西、重汽、紅巖等重卡品牌要早的多的多了。
02—
從山西交通工廠,到山汽集團
新中國成立之后,太原市將轄內諸多汽車修理廠,整合之后組建了山西省交通工廠,主要還是以修理汽車為主。
1958年,工廠更名為山西汽車制造廠,可以專注整車的研發和制造。在上世紀60、70年代,該工廠相繼研發出了紅衛牌130型載重汽車、山西牌SX140型4噸載重汽車等車型,為山西重卡的發展奠定技術和人才基礎。
1975年,工廠將客車業務拆分出去,組建了獨立的山西客車修造廠。而山西汽車制造廠,則逐步發展為山西省汽車工業集團,并制造過東尼牌牽引車、載貨車、自卸車等產品。
03—
2007年,并入長安汽車
事實上,山西省作為我國的煤炭資源大省,有著巨大大公路運輸需求,非常有利于重卡企業的發展。然而山西汽車工業集團,在一汽解放、東風重卡、中國重汽、陜汽重卡等巨頭的競爭壓力下,經營的相當困難。
來自大西南重慶市的汽車產業巨頭——長安汽車集團,是我國乘用車領域的佼佼者,一直想要進軍重卡領域。2007年,長安汽車來到太原,重組山西汽車工業集團,組建成立太原長安重型汽車有限公司。
長安汽車在長安重汽上,其實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還組建了清華—長安重型汽車研發中心,推出過多款車型,但是最終也沒有進入主流重卡序列。
04—
從長安重汽,到江鈴重汽
長安重汽在太原創業了5年之后,并沒有迎來預期的好結果。到了2012年,來自江西南昌的江鈴汽車集團,從長安汽車手中收購了太原重汽的股權,組建成立了江鈴重型汽車有限公司。
江鈴汽車是我國一家實力雄厚的商用車集團,通過引進日本五十鈴、美國福特汽車等車型和技術,在輕型卡車、皮卡等領域都是行業的佼佼者。作為一家商用車廠商,江鈴汽車也一直想要進軍重卡制造領域。
事實上,江鈴汽車接手長安重汽,是被業內普遍看好的。一方面,江鈴汽車本身就是商用車企業不算跨界。另一方面,江鈴汽車背后有福特汽車的技術支撐,將引入福特的發動機、底盤等重卡制造技術。
05—
江鈴重卡隕落,賣身沃爾沃?
然而,有著福特重卡技術加持的江鈴重汽,與長安重汽一樣,都沒有帶領太原的這家重卡企業走向輝煌。江鈴重汽一年下來的銷量,基本都在1000輛上下徘徊,而中國重汽等巨頭一個月的銷量就有2萬輛。
到了2020年,江鈴重汽的凈虧損額高達5.2億元。據統計,江鈴接手8年來的累計虧損超過了16億元,最后已經到了資不抵債的境地。
2021年,江鈴重汽迎來了白馬騎士,國際頂級的重卡制造商沃爾沃卡車,與江鈴汽車達成協議收購太原的江鈴重汽公司和生產基地。
如果此次收購能夠順利完成,太原無疑將成為國內高端重卡的制造基地。事實上,當時國內已經引入了韓國現代重卡(四川資陽)、瑞典斯堪尼亞重卡(江蘇如皋)的獨資生產公司,所以沃爾沃重卡落戶太原,也很受大家期待。
06—
最后
事實上,這項交易最終沒有實現。2023年5月,沃爾沃卡車宣布,由于交易的成交條件未得到滿足,收購將被取消。與此同時,江鈴重汽也進入了停產停銷。至此,國內重卡市場太原制造也逐步淡出了大家的視野。
目前,山西省內的重卡制造大旗,由運城大運重卡一家來扛。在2024年,大運重卡銷量為2.16萬輛,排名行業第6位,不過同比下滑了13.6%,面臨的競爭壓力也不小。
總的來說,山西重卡在我國的重卡發展史上,雖然并不是特別突出。但是,從上世紀30年代至今,國內重卡市場一直都有山西制造的身影。雖然山西重卡星光不夠閃耀,但也是山西汽車人值得的自豪和記憶的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