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丨劉天鳴
北京奔馳的盈利表現,猶如北京汽車業績的晴雨表。2024年,北京汽車受銷量下滑、促銷政策以及北京奔馳利潤貢獻減少等原因影響,收入、毛利、歸母凈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據北京汽車3月28日發布的財報顯示,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924.96億元,同比下降2.8%,實現毛利308.87億元,同比下滑19.4%,歸母凈利潤為9.56億元,同比下降68.5%。
從收入來看,燃油車業務顯著好于新能源汽車業務,并且燃油車業務的銷量上漲與結構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新能源汽車收入下滑。財報顯示,2024年北汽旗下燃油車業務(包括北京品牌、北京奔馳、福建奔馳、北京現代)營業收入為1826.97億元,同比上升1.2%,新能源汽車實現營收152.52億元,同比下滑50.7%。
北汽在財報中指出,銷量下滑與促銷活動導致毛利出現下滑。其中,燃油車業務毛利為353.29億元,同比下滑16%,新能源汽車毛利為虧損44.42億元,相較于2023年呈現出虧損擴大趨勢。
無論是營收下滑、毛利下滑還是歸母凈利潤下滑,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北汽股份整體銷量收窄。據財報顯示,北京品牌、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及福建奔馳2024年合計批發與零售銷量分別為17.3萬輛、94.6萬輛和98.3萬輛,較2023年104.2萬輛的銷量表現下滑5.66%。
第二,北京奔馳貢獻降低,自主品牌貢獻羸弱。北京奔馳2024年收入217.4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707.49億元),同比下滑3.3%;稅后利潤24.4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1.81億元),同比下滑18.5%,總綜合收益約24.0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8.75億元),同比下滑19.79%。
按照北京汽車持有北京奔馳51%股權計算,北京奔馳為北京汽車并表帶來12.4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7億元)的稅后利潤,相較2023年北京奔馳稅后利潤貢獻減少了2.8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2億元)。
同時,北京品牌對營收與利潤的貢獻相對羸弱。從銷量上來看,北京品牌2024年全年實現銷量17.3萬輛,同比增長8.13%,但對于北汽來說,北京品牌的銷量上漲難以彌補北京奔馳的利潤下滑。
第三,北京現代還在拖后腿。2022年到2024年三季度,北京現代累計稅后凈利潤虧損達到130.82億元。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現代未經審計稅后凈利潤為虧損25.76億元。
2024年年底,為了支持北京現代短期資本穩定以及中長期新技術與產品持續落地,北京汽車通過北汽投向北京現代注資5.48億美元。
當然,北汽也在大刀闊斧地改革。一方面持續提升研發投入,為可持續發展儲備勢能。財報顯示,2024年北汽研發投入達到42.92億元,同比上升20.2%。研發投入的增長主要由于加大新能源汽車相關研發投入。
另一方面,持續發力海外市場。2024年北汽實現產品出口12萬輛,較2023年增長103.39%。其中,北京品牌打破單一市場依賴,在歐洲、墨西哥、中東等市場銷量占比上漲顯著,BJ40、魔方(參數丨圖片)等產品開拓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市場,全年出口銷量達到6.5萬輛。北京現代依托“在中國,為全球”戰略持續落地,實現出口銷量5.5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00%。北京奔馳則拓展E級車零部件發動機整機出口等業務
此外,北汽股份及旗下北京現代完成密集的人事換防。3月份,原北汽鵬龍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昊接任陳巍,擔任北汽股份新任董事長。原北汽集團品牌管理部部長李健接任北汽股份副總裁和銷售公司黨委書記職務;原北汽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王春風則升任銷售公司總經理一職。
北京現代則于去年年底完成人事調整,原北京現代汽車黨委書記、常任副總經理吳周濤升任北京現代董事長,曾在北京現代、北汽股份及北汽國際任職李雙雙出任北京現代常任副總經理。“吳李配”掌管北京現代后,更有利于經營節奏的穩定,持續推動出口業務,以及加快新能源轉型腳步。
面對2025年競爭越發激烈的汽車市場,北汽在財報中指出,將持續落實“生存、改革、發展”經營方針,聚焦越野、泛越野、SUV、中高端混動等關鍵賽道,提升高價值、高流量產品占比,保持海外市場穩定增長勢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