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在丹麥及其自治領地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的批評聲中,美國副總統萬斯近日視察格陵蘭島的美軍基地,稱美國需要確保在北極的領導作用,鼓吹格陵蘭島轉而選擇美國“安全保護傘”。格陵蘭島方面強調,美方代表團此行純屬“挑釁”,“我們絕不想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針對萬斯的這番言論,丹麥直言這種說法很不公平,并且表示丹麥已經大幅度提高了國防開支,而北極的安全也應該得到重視,但是丹麥缺乏外界的援助,導致更多的監視、新的北極船只、遠程無人機和加強衛星能力等有待加強。作為一座位于北美洲的島嶼,格陵蘭島是全球第一大島,也是歐洲國家丹麥的自治領地,具有高度的自治權,其總人口只有不到6萬人,國內生產總值為32億美元,整個島嶼幾乎未經有效開發,也缺乏完整的工業,僅有少量的采礦業,但是其礦產資源卻十分豐富。
萬斯(資料圖)
眼下,特朗普政府有一個“宏大的戰略目標”,即擴大版的美國孤立主義戰略。在傳統上,孤立主義一般指美國退回到本土。但是,如果能夠吞并格陵蘭島和加拿大,美國的新孤立主義,就變成新的北美版門羅宣言。美國將既可以擺脫在歐洲的安全負擔,又可以增加美國本土的安全縱深,防止因戰略收縮而損害國家安全利益。因此,特朗普政府吞并格陵蘭島的計劃,并不僅是出于領土擴張動機,還是其國家大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
美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已經實現了在格陵蘭島的永久駐軍,在美國積極推動圍堵和遏制中俄戰略的時候,美國為了加強對于北極的控制,為此已經威脅要吞并格陵蘭島,并且毫不掩飾地宣稱北極對于未來非常重要。
格陵蘭島(資料圖)
丹麥外交部長拉斯穆森近日針對美國副總統夫人本周將率代表團訪問格陵蘭島一事批評說,這一舉動反映出“美國人不恰當的欲望”。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近日在首都哥本哈根對當地媒體表示,丹麥希望與美國合作,但這種合作必須也只能建立在國家之間相互尊重主權的基本價值觀之上。她說,烏莎·萬斯此訪“是我們正在認真對待的事情”。
從軍事實力上看,格陵蘭島的母國丹麥顯然與美國存在巨大的差距。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美國太空軍在格陵蘭島建立的皮圖菲克太空基地如今部署有包括美制F-35戰斗機、F-16戰斗機等在內的先進戰機。而相比之下,僅擁有5萬多人口的格陵蘭島軍事實力相當孱弱,裝備上只有4艘老舊巡邏船、1架偵察機和12輛狗拉雪橇。
盡管特朗普野心勃勃,但他的“格陵蘭計劃”未必能實現。格陵蘭島民眾普遍反對,僅6%的居民支持加入美國,普遍視美國為“殖民者,不久前該島首府努克爆發千人抗議,民眾高喊“我們是非賣品”。從本質上看,此次美方代表團訪島,也是特朗普北極戰略的關鍵一環,通過軟硬兼施的手段試探格陵蘭島的反應,以圖進一步行動。盡管短期內可能不會有結果,但隨著中美博弈升級,特朗普這位“交易總統”,必不會就此罷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