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溫州前嶼智慧水產養殖基地
(炎亭鎮“蟹公寓”)
建成投用
這標志著溫州地區首個
“公寓式”智慧水產養殖項目落地
蒼南縣炎亭鎮被譽為 “中國梭子蟹之鄉” ,由于當地漁民大多采取“低小散”的池塘式散養模式養蟹,蟹的總體產量不高。為破解冬季水產養殖行業痛點,創新聯村共富模式,炎亭鎮 “蟹公寓” 項目應運而生。
溫州前嶼智慧水產養殖基地(炎亭鎮“蟹公寓”項目)位于 蒼南縣炎亭鎮流灣碼頭旁,占地21.96畝,總投資3850萬元 , 于 2022年4月開始動工,2024年秋季完工 。采用公寓式海水循環人工養殖螃蟹,30平方米養殖區可排列養殖格間 1000個 ,通過智能溫控、水質監測等技術,冬季蟹存活率達到 90%以上 ,大大提升了傳統“低小散”散養模式效率。
該項目與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舒妙安專家團隊合作,創新 “錯峰養殖” 模式。在農歷10月中下旬至來年正月養殖梭子蟹和青蟹,開春后轉養石斑魚等高值魚類。
舒妙安教授表示,基地所在的炎亭鎮旅游資源豐富,游客在炎亭金沙灘游玩的同時,可以在這里吃海鮮買海鮮,“做得好的話,基地每平方的產量保守估計可以達到 30-40斤 ,折算畝產值在 50萬以上 , 最高或超70萬 ,較傳統養殖大幅提升。”
據悉,舒妙安教授曾帶領團隊在新疆成功開展海鮮工廠化養殖,將大漠鹽堿地變成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共存的“金銀灘”。從新疆大漠到東海之濱,舒教授團隊的“海鮮陸養”經驗在炎亭續寫新篇章。
值得關注的是,“蟹公寓”養殖項目創新采用"折股量化"聯村共建模式,是蒼南縣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樣本的重點工程。項目在省、縣兩級財政支持補助下,炎亭鎮東沙村、西沙村、振興村、崇家岙村、新興村、海口村以及金鄉鎮半浹連村共7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抱團成立公司,進行建設、運營、管理,采用出租方式經營,7個入股行政村按投資股份分紅收益,再按比例分配至低收入農戶及村集體。
"以前各家各戶亂搭亂建,現在統一規劃、科學養殖,既規范了產業,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東沙村黨總支書記繆信志說,目前,基地已與 18家養殖戶簽訂入駐協議 ,帶動周邊 200余名漁民轉型就業 。
炎亭鎮副鎮長黃瑞環表示,禁漁期間漁民傳統上無收入來源,現在工廠化養殖后,漁民可充當工廠化養殖的能手,達到增收目的。另外,鎮里還計劃將養殖基地作為農旅結合的亮點來打造,與炎亭金沙灘景區聯動,開發文旅項目,讓“蟹公寓”真正成為三產融合的共富樣板。
期待炎亭“蟹公寓”
為蒼南漁業產業升級注入新活力
來源/蒼南發布
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徐舒婷 攝影/吳寶春
資料/炎亭鎮
加小編微信:cnw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