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有越來越多的釣友選擇將自己的魚獲放生,也許是因為自己不喜歡吃魚,也許是因為發現魚肚子里全是魚籽,這些都在情理之中??墒窃?022年12月,有位江西九江的釣友因為放生了一條殘疾魚而被網友們吐槽,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據一位在現場圍觀的高先生說,他當時釣著釣著,突然聽到有釣友在興奮地喊叫。他抬頭望去,只見幾十米外,有位釣友正緊握著魚竿,顯然是在和水中的巨物搏斗。
高先生立刻意識到,這絕對是一條大魚。他迅速收起自己的魚竿,快步朝那邊走去。隨著越走越近,高先生聽到了魚線被拽動的吱吱聲,一聽就知道至少是條幾十斤的大家伙。果然,在經過十幾分鐘的遛魚之后,水下的巨物終于浮出水面,它是一條體長超過一米的大鳡魚!經過稱重,這條鳡魚重達59斤!
鱤魚也俗稱為水老虎、銅頭魚或黃箭魚,是長江流域最兇猛的淡水掠食者之一。它們游速快、沖擊力強,能輕易撕碎其它魚類,因此被眾多釣友們稱為淡水之王。那位釣友能釣到一條一米長的大鱤魚,也是激動到話都不會說了,在稱重時,雙手都在不停的顫抖。
不過,當他冷靜下來,開始觀察自己釣上來的大鱤魚時,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這條鱤魚始終彎著身體,不像其它魚類那樣,身體是平直的。原來,它是一條身體有殘疾的大鱤魚,怪不得只遛了十幾分鐘就拉上來了。
從高先生拍到的視頻來看,這條大鱤魚的脊椎呈現明顯的彎曲,整個魚身始終保持著弓背的姿態,這種畸形很有可能是它在幼年時期遭到了電擊。電魚設備釋放的高壓電流不僅會瞬間擊暈魚類,還會對它們的神經系統和骨骼發育造成永久性損傷,導致生長過程中出現脊椎變形。
盡管野生魚因電擊等原因導致畸形的例子并不少見,但像這樣體重高達59斤的畸形大鱤魚卻極為罕見。通常情況下,脊椎嚴重變形的魚往往難以正常游動和捕食,生存能力會變得很差,甚至都活不下去。可這條殘疾鱤魚卻突破了自身的限制,在競爭激烈的自然水域中存活下來,并成功長成龐然大物。
那位釣友并沒有將它帶回家吃了,而是在拍照記錄后立刻放生。估計是被它頑強的生命力感動了,不忍心讓它成為盤中餐。不過,這一充滿善意的舉動卻在網上引發了爭議。有網友認為鱤魚作為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在放生后會大量捕食其它魚類,破壞水域生態平衡,因此吐槽那位釣友是假慈悲,不懂得保護生態。但事實上,這些網友們的吐槽并不正確。
鱤魚雖然在養殖業中常常被當作大害魚,但是在自然水域中,它們反而會起到保護生態的作用。作為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鱤魚可以控制鯉魚、草魚、鯽魚等常見魚類的數量,防止它們過度繁殖。
如果沒有足夠的掠食性魚類,這些魚類會吃掉大量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破壞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一些地區甚至主動向自然水域投放鱤魚苗,以保護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看來,鱤魚并不一直都是破壞者,它也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魚類。
總的來說,真正應該被吐槽的不應該是放生鱤魚的人,而是那些放生兇猛外來物種的人。鱤魚畢竟是本土魚類,將它放生到自然水域中不僅不會破壞生態,反而有助于維護生態平衡。它兇猛貪吃雖然看似是缺點,但只要合理利用,還是可以從害魚變成好魚的。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的看待鱤魚,不要一直把它當作大害魚去趕盡殺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