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全國針織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ST富潤股價報0.62元/股,連續第8個交易日“一”字跌停,也是第12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股。這意味著公司將面臨退市。
作為曾經風光不限的明星紡企,浙江富潤成立于1994年,原為諸暨市地方紡織國企,由富潤集團公司(前身為浙江針織廠,始創于1982年10月)、浙江省諸暨毛紡織廠、諸暨電力實業總公司、浙江省杭嘉湖技術開發公司、諸暨市銀達經濟貿易公司、諸暨市電視發展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主營紡織品印染加工。浙江富潤1997年登陸上交所,成為全國針織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實行股份制改造后,浙江富潤在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和實施改組、改造和加強內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效,被列為浙江省百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之一,1996年還被省政府列為浙江省“五個一批”重點骨干企業之一,并被評為“轉制好、效益好”的雙好企業。
轉型失敗一蹶不振
虛增營業收入被公開譴責
2016年,浙江富潤啟動“傳統產業+數字經濟”雙輪驅動戰略,以12億元收購大數據營銷企業杭州泰一指尚科技有限公司,原控股股東富潤控股集團持股比例進一步下降至15%以下;2017年再斥資7.5億元收購卡賽科技,形成“傳統紡織+數字營銷”雙主業格局。
然而,這一跨界并購卻埋下了重大隱患。受互聯網廣告監管收緊影響,泰一指尚當初承諾2016-2018年累計凈利潤3.64億元,實際僅完成58.8%,2021年泰一指尚營收腰斬,計提商譽減值2.4億元。紡織板塊受環保政策、成本上漲沖擊,毛利率從21%驟降至5%,2020年徹底關停諸暨印染基地。公司營收從2019年的31.29億元銳減至2023年的不到1億元;2020年至2023年,公司的虧損額分別為4.08億元、5.55億元、5.86億元和5.68億元。公司預計2024年度虧損額為3.85億元至3.15億元。
雖然公司積極嘗試自救,2021年剝離紡織資產,更名浙江富潤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4月公告擬引入戰略投資者,但最終因債務糾紛、訴訟纏身導致重組流產。
期間,2020年1月至2022年上半年,作為公司全資子公司的泰一指尚虛構廣告代理流程,形成沒有商業實質的空轉代理業務。公司通過前述虛構業務,虛增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導致公司披露的2020年年報、2021年年報和2022年半年報存在虛假記載。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虛增營業收入金額合計7.17億元,虛增營業成本合計7.16億元。
2024年6月6日,上交所下發關于對*ST富潤及有關責任人予以公開譴責的決定。趙林中作為公司時任董事長,負有對公司全面管理的職責,上交所對公司時任董事長趙林中予以公開譴責。
事實上,浙江富潤業績一直難言樂觀,甚至還存在觸及財務類退市風險……
業績方面,2020年至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26.74億元、11.84億元、1.95億元、9323萬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4.09億元、-5.55億元、-5.86億元、-5.68億元,已經連續四年虧損……
2025年1月份,浙江富潤曾在業績預告中稱,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營收約為3.16億元,扣除后實現營收約為3.06億元,預計實現凈利潤虧損3.15億元至3.85億元……
沒想到的是,3月19日浙江富潤再次公告稱,經財務部門進一步核實,公司預計2024年度實現營收約為3.06億元,扣除后約為2.87億元,預計凈利潤虧損3.15億元至3.85億元……
對于業績預告更正的原因,浙江富潤解釋稱,公司經自查,部分營業收入按凈額法確認,同時扣除了部分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導致。
這也意味著,如最終經審計的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公司將觸及財務類退市風險,公司股票將在2024年財報落地后被終止上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