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清明三不避,一年不順利”,4月4號清明,有哪3件事要避開?
公歷4月了,我們期盼已久的“上四休三”模式已經正式開啟,進入到“人間四月天”。在這既清且明的日子里,你有什么打算呢?是回老家還是外出旅游呢?
建議大家不論做什么,一定要走出去,去親近自然,感受春天的氣息,讓自己的生活充滿陽光和溫暖。
早在商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能通過“晝參日影,夜考極星”的方法來判斷節氣了。他們白天利用土圭測影法觀測太陽的高度,影子的長度,晚上觀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從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來判斷,當其指向“乙”的位置時,就進入“清明節氣”了。例如在《淮南子》中就有“斗指乙為清明”的記載。
在古人的陰陽五行的觀念中,天干“甲乙”屬木,“乙”為陰木,是自然界植物萌發、返青生長的階段。古人認為,這個時候最適合給祖先上墳掃墓,因為,這個時候草木新生,我們上墳掃墓就是把一冬天的落葉掃掉,露出新發出來的草木嫩芽,暗合了古人“生死循環”的觀念,他們把這個叫做“生機”。
所以,我們最好清明前后去上墳掃墓,這個時候能干的事也最多。
“清明時節雨紛紛”,往年這個時候陰雨天氣較多,氣溫顯著回升,既是踏青游玩,又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候。
不過,在民間流傳著“清明三不避,一年不順利”的講法。那么,這是什么意思呢?今年是公歷4月4號清明,有哪3件事要避開呢?下面來看看是怎么說的!
一、不能忘記掃墓祭祖
從唐代開始,將寒食節(禁火掃墓)與清明節氣合并,形成兼具自然與人文內涵的清明節。
所以,清明不只是重要的節氣,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因此,在古代通常都是這天上墳掃墓完之后去踏青游玩,甚至有些地方還會在墳前聚餐。
我國有四大傳統祭祀節日,分別是除夕、清明節、中元節和重陽節。清明祭祖不僅是表達對先人緬懷和感恩,還是傳承孝道。
所以,大家如果時間能夠安排開。一定要帶有家人去給祖先上墳掃墓。畢竟,中國人講究“百善孝為先”,將不孝視為極其惡劣的行為。因此,我們最好不要背上這個不孝子孫的罵名。
并且,人們是相信,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有“累世福報”的,他走的時候不能都帶走,會留下一些與他的牌位有關。因此,清明、中元節祭祖時祈求祖先庇佑,隱含“祖先積累福報護佑后人”的觀念。
總之,不論是從感恩和懷念的角度,還是從因果觀念上來看,清明節時我們都應該避免忘記去上墳掃墓,這也是給晚輩做榜樣。
二、避喜
清明節作為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自然也會有很多禁忌在里面,表達了人們驅邪避災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在舊時民間有清明節當天不剪指甲的說法,他們認為“清明甲藏金,剪甲如斷金”。因此,在舊時,人們這天是不剪指甲的,就讓它自然生長。
還有說法,說清明節這天不蒙動土石,像修繕房屋、種植樹木等都要避開這個時間,他們認為這天做這些事,可能會招惹口舌是非,麻煩纏身。當然,這也只是人們為了圖個吉利,是一種民間信仰。
到了清明時節,草木新生,降雨增多,氣溫還沒有穩定生長,還會有寒潮天氣來襲。因此,這個時候最好不要吃生冷的東西內外夾擊,容易引發一些身體上的的麻煩。
此外,聽身邊的老人們說,清明節這天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要“避喜”。比如,像探親訪友、嫁娶、喬遷等這類喜慶活動,要避開。
因為清明節在古代也是四大鬼節(三月三、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之一,古人為了避開晦氣,所以一切喜事都會另擇吉日,而不會選擇清明節。
并且,人們為了驅邪避災,還會在清明節這天插柳和戴柳。例如,在民間就有 “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的講法。
所以,每逢清明,家家戶戶將柳插在井邊,寓意“井井有條”。有些地方,這天還會把柳插在門楣、屋檐上,據說這樣可以驅邪避災。
三、避免外出
這里說的避免外出,可不是指所有人,而是指身體條件比較差的老年人和幼童。
清明時節,雖然天氣暖和了,陽氣也開始蓋過陰氣了。但是,要知道這時候也會有寒潮天氣來襲,尤其是經歷過高溫暖和之后突遇低溫或者倒春寒的天氣,對老年人的身體影響更大。
因此,很多身體條件差的老人熬過了冬天,卻倒在了春寒里面。像民間俗語“百草回芽,百病復發”,提醒的就是這件事。所以,為了避免麻煩,引發舊病,像這樣的老人還是待在家里安心靜養吧,不要外出亂走了!
當然,也是因人而異的,像身體硬朗,年齡又不是特別大的老年人還是要出來動一動和鍛煉的,以便適應春天的氣候特點。
其次,清明節是踏青游玩的好時候,但是對于幼童來說,還是要避免去山林里面。因此,隨著氣候的變暖,山里的蛇蟲鼠蟻也開始活躍了,為了避免被咬到,發生危害,還是不要去。我們可以帶有孩子去公園或者田間放風箏,親近自然!
總之,人間四月天,清明假期就要到了,我們最好避開上面這些事,一年都會順順利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