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國防長訪菲當天,美日菲三國軍艦即在黃巖島附近堵門挑釁,同時美國宣布4月將舉行8國更大規模軍演,意圖在南海制造持續壓力。
面對挑戰,中國軍隊早已部署。574號導彈護衛艦近距跟蹤三國艦隊,兩架轟-6K掛彈飛行,展示維護主權的堅定決心。
這場對峙背后有何戰略圖謀?力量對比將如何影響南海局勢?
亮劍南海,導彈護衛艦近身過招
2025年3月28日的南海,注定被載入這片蔚藍海域的風云史冊。
就在美國防長赫格塞斯踏上菲律賓土地的同一天,一場早已籌謀已久的軍事挑釁如期上演,美日菲三國軍艦如約在中國黃巖島附近海域集結,儼然一副興師問罪的架勢。
美國"肖普"號宙斯盾驅逐艦昂首闊步,菲律賓"何塞·黎剎"號導彈護衛艦緊隨其后,日本"能代"號護衛艦也不甘落后,三艘戰艦組成的小型艦隊在黃巖島東南約100公里處的海域,上演著一出精心排練的軍事"大戲"。
中國海軍舷號574的導彈護衛艦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劍,突然出現在三國艦隊的視野中。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574艦已經卸下了76毫米主炮的炮衣,毫不掩飾地展示著自己的戰斗姿態。
三國艦隊原本氣勢洶洶的軍演節奏被徹底打亂,當574艦將航速提到極限,逼近至僅8海里距離時,菲律賓隨艦記者們驚訝地發現中國軍艦煙囪冒出的濃煙,那是高速航行時的獨特標志,也是一種無聲的警告。
就在海面上劍拔弩張之際,天空中的局勢同樣緊張。
衛星圖像清晰捕捉到兩架中國轟-6K戰略轟炸機正在黃巖島上空飛行,機翼下方隱約可見的掛載物,正是讓美日菲三國軍方坐立不安的殺手锏——射程超過400公里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和射程1500公里的長劍-10巡航導彈。
這意味著,不僅美日菲三國艦隊處在中國軍機的打擊范圍內,連馬尼拉這樣的菲律賓重要城市,也完全在轟-6K的"掌控"之下。
菲律賓GMA電視臺不得不承認,三國聯合軍演行動被迫進行了"調整",這個模糊的表述背后,是不愿明說的退讓。
2016年,美國航母曾因解放軍轟-6的出現而倉促離開南海,如今歷史仿佛再次重演,只是這一次,中國軍隊的反制更加迅速、更加強硬、更加精準。
這場海空聯合反制的背后,展現的不僅是中國軍隊的行動能力,更是戰略定力和戰術智慧的完美結合。當美國試圖通過軍事存在向中國施壓時,卻不曾想到會遭遇如此堅決的回擊。
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軍事對峙,實則是一盤更大棋局中的關鍵一步,而美國此次頻頻在南海問題上的異常舉動,背后究竟有著怎樣不可告人的戰略盤算?
改名游戲,暴露野心
美國的戰略棋局在赫格塞斯的一句話中暴露無遺。
會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期間,這位美國防長語出驚人,將中國南海直接稱為"西菲律賓海",這一刻意為之的稱謂變化,如同一記政治重拳,意在為菲律賓的非法主權主張背書,也是對中國主權的赤裸挑戰。
"西菲律賓海"這個名稱并非無中生有。它是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在2012年為混淆視聽而炮制的政治謊言,企圖通過改名的小把戲來竊取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赫格塞斯此舉,無異于在國際法之外玩起了"貼標簽"游戲,試圖用改名的政治魔術來扭曲歷史。
然而,給貓改名叫狗,貓還是貓。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海,無論美國給它貼上什么標簽,都改變不了這一鐵一般的事實。
赫格塞斯還信誓旦旦地承諾,美國對美菲聯盟有著"堅定的承諾",將"與菲律賓站在一起"。這番表態,仿佛一張空頭支票,在歷史的驗證下顯得分外虛偽。
回顧2016年南海對峙事件,當中國艦隊出現后,美國航母轉身逃離南海的身影還歷歷在目。這位美國防長的承諾,如泡沫般易碎,經不起任何實質性的考驗。
更滑稽的是,在承諾守護菲律賓安全的同時,赫格塞斯本人正深陷泄露美軍計劃的丑聞泥潭,甚至還被爆出任命親弟弟擔任五角大樓要職,讓無官職的妻子參加敏感軍事會議等一系列爭議行為。
這位來"救場"的美國高官,自身尚且難保,何談保護他國?
華盛頓的精明算盤早已被看穿:利用菲律賓作為南海的"馬前卒",為的是在中美博弈的大棋局中多添一枚棋子,尤其是在對華貿易談判等領域獲取更多籌碼。正如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專家觀點指出的那樣,美國急于在印太安全問題上牽制中國,目的是為了在其他對華議題上增加砝碼。
菲律賓在美國眼中,不過是一顆可隨時犧牲的棋子,被推到中國面前后,能否全身而退,美國或許并不關心。而這種處境,對馬科斯政府來說,無疑是內外交困的噩夢開始。
棋子難下,馬科斯內外交困
當菲律賓總統在美國的慫恿下,高調挑戰中國主權時,他的國內支持率卻如同馬尼拉灣退潮后的沙灘,裸露出觸目驚心的真相。根據菲律賓權威民調機構"亞洲脈搏"的最新調查,近四成受訪菲律賓民眾認為國內政治混亂無序,有如一盤散沙。
這種混亂并非無源之水。17.3%的民眾直指"金錢問題"是主因,這背后暗藏的是馬科斯政府疑似竊取國家黃金儲備的丑聞。當一國領導人忙于填滿自己的口袋,又怎能真正關心國家的長遠利益?
更令人咋舌的是,還有約11%的菲律賓民眾認為,政壇上內斗不斷才是亂象根源。馬科斯利用手中權力,對前總統杜特爾特進行政治打壓,這種赤裸裸的權力游戲,如何能讓民眾安心?
這位坐在總統寶座上的馬科斯,面對國內問題束手無策,只能借挑釁中國來轉移國內矛盾,仿佛溺水者抓住的那根稻草,卻不知這稻草已被美國暗中抽掉大半。
與馬科斯的孤注一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盟其他成員國對南海問題的審慎態度。
越南、馬來西亞等國雖然與中國存在海洋權益爭議,卻絕不愿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它們深知一個道理:區域和平穩定才是發展的基石,盲目追隨美國只會落得兩頭不討好的尷尬處境。
尤為引人深思的是,當菲律賓正在積極邀請域外勢力介入南海事務時,泰國、印尼等國卻保持著戰略自主,明智地選擇了不卷入大國博弈的冷靜立場。
在這場關乎地區和平與秩序的較量中,只有菲律賓甘愿充當美國的廉價棋子。諷刺的是,菲軍準將羅吉科竟然叫囂要讓中國"夜不能寐",這種不自量力的狂妄,恰如蚍蜉撼大樹,不自量力。
正如一位國際關系學者所言,菲律賓過分依賴美國的安全支持,不僅無法真正保障自身安全,反而會將自己推向危險的懸崖邊緣。從某種程度上說,菲律賓已經成為美國地區戰略的"實驗場"和"消耗品"。
然而,這種對抗與挑釁的背后,需要回歸到歷史與法理的原點。南海問題的復雜性,并非一時一地的軍事對峙所能解決,而是需要從歷史淵源和國際法理中尋找答案。
歷史不會忘記,南海歸屬有公論
翻開歷史的扉頁,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繁忙航線、歷代王朝的海防記載、漁民世代在南海諸島的生產生活,無一不是中國對南海擁有主權的鐵證如山。正如一位國際法學者所言,中國對南海的歷史性權利,如同中國人的血脈一般,源遠流長,不容割裂。
雖然美國和菲律賓不斷援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為自己背書,但他們有意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該公約明確規定,對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爭端不具管轄權。更荒謬的是,美國至今都未批準該公約,卻濫用公約條款對他國指手畫腳,這種雙重標準的做派,不啻為國際關系中的一大諷刺。
2016年所謂南海仲裁案,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政治鬧劇。中國政府多次澄清該仲裁違反國際法基本原則,公然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自然不具任何法律效力。而美國卻一直試圖利用這一非法裁決向中國施壓,如今赫格塞斯使用"西菲律賓海"的稱謂,不過是這一政治操弄的延續。
事實上,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曾在2002年共同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承諾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和平解決爭端。這份體現地區國家共識的文件,本應成為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基石,卻因美國不斷介入而難以落到實處。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美國一再聲稱要維護"航行自由",但南海的航道從未因中國而受到阻礙。恰恰相反,正是美國軍艦頻繁在南海炫耀武力,才真正威脅著區域的安全與穩定。美國的所謂"航行自由",不過是霸權主義的遮羞布,其真實目的是為了維護自身在亞太地區的絕對優勢。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任何試圖通過武力或政治手段改變南海現狀的企圖,終將被歷史的潮流所淹沒。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基本方針,這既符合國際法精神,也彰顯了大國的責任擔當。
美國防長可以大言不慚地稱南海為"西菲律賓海",菲律賓軍方可以不自量力地揚言讓中國"夜不能寐",但歷史的沙灘上,潮起潮落終會洗刷一切虛妄,留下的只有真相與公道。
在這場關乎國家主權與區域和平的較量中,中國的立場堅定不移:我們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正如此次解放軍對美日菲挑釁的堅決回應所展示的那樣,任何試圖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的行為,都將付出代價。
南海風云變幻,真相卻始終如一。維護南海和平與穩定,需要的不是外部勢力的煽風點火,而是地區國家的同舟共濟與真誠對話。
結語
南海風云變幻,但真相始終如一。無論美國如何拉幫結派,都改變不了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歸屬,也撼動不了中國維護領土完整的決心。
歷史已經證明,只有尊重歷史事實、堅持對話協商,才能真正實現南海的和平穩定。面對外部勢力的挑撥離間,亞洲國家是選擇被美國當棋子消耗,還是堅持亞洲人解決亞洲問題的自主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