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巴特勒一來到勇士隊,原本被噴成“拖油瓶”的波杰姆斯基突然像開了掛,三分準得離譜、突破滑得像泥鰍,就連防守都能從對手手里硬薅幾個球權。反觀曾被寄予厚望的庫明加,跟巴特勒搭檔時凈效率暴跌到-18.1,活像臺漏油的跑車。這劇情翻轉得也太快,到底是巴特勒有毒,還是波杰這小子偷學了庫里的投籃包?
巴特勒這尊“黑鐵塔”往場上一杵,對手的防守陣型立馬亂套。打馬刺那場,他一拿球就吸引兩人包夾,波杰姆斯基趁機溜到弱側底角,接球抬手就是三分9中7。這畫面有點像當年庫里給克萊喂餅,只不過現在喂餅的人換成了巴特勒,吃餅的成了波杰。
數據永遠不說謊,巴特勒加盟后,波杰姆斯基的接球三分命中率從32%飆到35%,場均空切得分翻了一倍。以前他持球單打時總被懟到停球,現在弱側接球后要么直接拔,要么一步過掉補防的愣頭青。勇士助教米洛耶維奇說過:“弱側持球手最怕沒人吸引火力,現在巴特勒把炸藥包扛走了,波杰只需要負責點火。”
七號秀庫明加可類比青春片里的男二號——明明長得帥、跑得快,偏偏在女主角(球權)面前總慢半拍。此前他場均20分也不難,可巴特勒一來,傷愈歸來后的他突破路線總跟巴特勒重疊,三分線外又被放空到懷疑人生。美媒統計過,當庫明加、巴特勒、庫里同時在場,勇士每百回合要輸28分,這組合效果堪比“火鍋配冰淇淋”——看著熱鬧,吃著鬧心。
反觀波杰姆斯基,把“無球跑動”玩成了躲貓貓。打馬刺那場,趁著巴特勒低位單打,他繞著掩護從弱側兜到弧頂,接球就是一記超遠三分。
賽季初的波杰姆斯基打得像個工具人——運球過半場就交球,蹲底角等喂餅。可自從巴特勒加盟,科爾的戰術板上突然多了一行字:“讓波杰在弱側持球策應。”打老鷹那場,他8次三分出手命中5個,很多球處理得比老將還穩,科爾賽后猛夸。
這變化來源于勇士體系的微調,巴特勒主攻強側吸引夾擊,波杰在弱側既能接球投籃,又能持球發起擋拆。他甚至玩起了“假投真傳”——假裝要投三分,實則擊地塞給順下的盧尼暴扣;一魚兩吃”的打法,讓對手防不勝防。
誰能想到,兩個月前波杰姆斯基還被罵成“科爾小男友”?當時他連續多場得分個位數,三分命中率跌到26%,失誤比助攻還多。但巴特勒的到來,以及傷愈復出,他完全變了個人。打馬刺狂砍27分6籃板5助攻那晚,他賽后說:“吉米告訴我,別管那些狗屁批評,跑出空位就堅決出手。”
現在他場均10.9分、三分命中率3.5成,防守端還能貢獻1.1搶斷。更絕的是他和穆迪的“青春二人轉”——一個弱側持球突分,一個底角三分冷箭,把對手的防守陣型撕得七零八落。勇士隨隊記者調侃:“這倆小伙子的默契,比談了十年戀愛的小情侶還膩歪。”
波杰姆斯基成了勇士攻防的潤滑劑,但要爭冠還得解決庫明加的兼容問題——要么讓他轉型3D前鋒,要么調整輪換時間錯開和巴特勒的重疊。
美媒建議學熱火時期的巴特勒用法,常規時間讓波杰姆斯基主導弱側進攻,關鍵時刻再祭出“庫巴組合”。庫明加呢?學學字母哥的無球空切,別總惦記著持球單挑不防守了。
波杰姆斯基兢兢業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弱側也能變成主戰場。現在壓力來到庫明加這邊——是繼續當“球權黑洞”,還是蛻變成“空間利刃”,就看他自己怎么選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