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書畫里的中國》節目組走進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直播,近距離感受"靜水流深"杜大愷藝術展的獨特魅力。這場直播跨越空間界限,帶領觀眾在云端欣賞展廳中的每一件展品。
此次展覽集中呈現了杜大愷教授2006年至2024年間創作的210余件作品,涵蓋紙本水墨、水彩、手稿及公共藝術等多元形式。在直播鏡頭下,觀眾不僅能欣賞到《靜水流深》《云蒸霞蔚沐日出》等巨幅力作,更能通過特寫鏡頭捕捉到畫家對線條與色彩的精妙把控。杜大愷將西畫的光影透視與中國水墨的寫意精神相融合,在《梅州行》系列中以密集的屋頂線條構建出韻律感,用淡墨調和出雅致色調,讓鄉村建筑在水墨暈染中煥發出超越現實的詩意。
《靜水流深》杜大愷
《云蒸霞蔚沐日出》杜大愷
《梅州行》杜大愷
展覽特別設置的"形式"、"鄉村"、"異域"等主題板塊,展現了藝術家對平凡事物的深刻洞察。《南瓜》《椰子》等靜物作品打破傳統水墨的題材局限,通過色彩疊加與留白對比,賦予蔬果以生命的儀式感;《歐洲街景》系列則以中國畫筆觸詮釋異域風情,在教堂尖頂與石板路的交錯中尋找東西方美學的共通點。杜先生的創作始終保持著對現實的溫度,他筆下的村莊不僅是地理符號,更是時代變遷的視覺檔案。
《椰子》杜大愷
《歐洲街景之三》杜大愷
通過沉浸式直播的方式,《書畫里的中國》第三季節目組將藝術展從實體空間延伸至虛擬世界,讓觀眾在云端即可感受原作的筆觸溫度。正如杜大愷在捐贈儀式中所言:"藝術應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節目以創新形式踐行文化傳承使命,既展現了中國水墨的當代轉型,也為公眾提供了理解傳統藝術的新維度。當直播間的觀眾為作品中交織的歷史感與現代性所動容時,藝術的力量正悄然跨越屏幕,在每個人心中埋下文化共鳴的種子。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