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報道,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視頻通話。雙方圍繞落實今年1月17日中美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就雙邊經貿領域重要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中方就美以芬太尼為由對華加征關稅、有關301調查以及擬出臺“對等”關稅等表達嚴正關切,希望美方盡快回到通過平等協商解決雙方關切的軌道上來。美方表示,雙方坦誠對話很重要,可增進相互理解,有助于解決出現的問題。
特朗普(資料圖)
這釋放了兩大信號:首先,雙方這一次互動重點在于中美經貿層面;其次,中方應約接視頻,說明是美國主動致電北京,一般情況下,主動通常都會陷入一定程度的被動,美國人這一次明顯是有求于中國,不排除是想要中方解除對美農產品反制。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這三個月時間,頻頻對中國施壓,多次加征對華商品關稅,即便中方多次表明立場,要通過協商來解決問題,但美方態度依舊強硬。尤其是不久前的美特使訪華談話中,特朗普得力干將戴恩斯罔顧事實,以芬太尼類藥物為借口,對中國潑臟水,強迫中國做出讓步,沒有半點坐下來好好談的意思。對此中國也不再手軟,于3月24日,連續出臺了《反外國制裁法》,其中22條反制新規就是對于美國頻頻打壓中國給出的有力反擊。
3月26日,就在中方反制新規發布的兩天后,美國高官主動致電北京,發起了一次以經貿領域為核心的視頻通話。盡管美方并未承諾取消對華加征關稅,但在通話中強調了“坦誠對話很重要”,并表態今后會繼續溝通,相互理解,以有助于解決彼此關心的問題。美方的這一表態與中方的意圖不謀而合,正如王毅外長會見格林伯格時所說,“中美合作,可以相互成就,造福世界”。然而,美國官員的表態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甚至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時間3月25日那天,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公布了兩份文件,這兩份文件重點都是把中國企業列入美國的“實體清單”之中。第一份文件把中國50多家科研機構與企業列入了實體清單,像浪潮信息、人工智能研究所等就在其中。這些企業和機構助力中國AI語言大模型的發展,這被美國認為對其國家安全產生了威脅。還有一份文件針對的是中國量子計算領域,賽澔儀器、安徽科華貿易、重慶西南集成電路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等42家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相關措施將于4月2日生效。特朗普稱,汽車關稅將會是永久的。他表示,如果在美國制造汽車,則無需繳納關稅。特朗普稱,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沒有對汽車關稅發表過任何建議,也沒有從中要求獲得任何益處。特朗普當天還稱,美國將會對木材和藥物征收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除了對中國及其盟友大肆制裁之外,特朗普政府還在炮制所謂的“對等關稅”,這種看似合理但實則對美國絕對有利的政策,也揭露了美國經濟霸權和單邊貿易保護主義的惡劣舉動。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特朗普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對等關稅”,那么中美貿易戰將正式進入倒計時。作為美國認為的“最大威脅”,中國商品關稅制裁還沒有抵達特朗普給出的最高60%預期值。在他上一任期,我國還能通過對其他國家出售商品,繞開美國制裁并繼續將商品出口到美國,但“對等關稅”是典型的無賴打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