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計算所,每當提起陳曉磊的名字,總會聯想到"開拓探索"這個關鍵詞。作為國產民機操作系統適航項目的先鋒人物,面對適航認證這片充滿未知的"技術無人區",他率領團隊以科研信念為航標,在荊棘密布的創新之路上,成功開辟出一條符合民機操作系統適航認證的新航路。
從零起步 開拓“荒蕪領域”
眾所周知,民機操作系統適航難度高、工作量大,國內開發方沒有適航開發經驗,一切都充滿了挑戰和未知。
陳曉磊在天脈操作系統開發領域已深耕細作20載,面對民機操作系統適航符合性這一嶄新而陌生的領域,前方之路依舊布滿未知與挑戰。自接到任務的那一刻起,他便矢志不渝,下定決心要攻克這一難關。于是,他率領民機操作系統適航項目團隊,勇往直前,悉心鉆研適航規章,深入剖析操作系統研究報告及同類產品適航數據,力求從根本上領悟適航標準之精髓,把握其核心要義。
他說:“每一次閱讀規章,每一次在評審會中被質疑,都是在反復打磨中實現質的飛躍。”在設備需求分析、架構論證以及與國內外專家等的深度交流中,在一次次評審會的研討與爭論中,他帶領團隊一步步突破技術壁壘,慢慢提升對適航標準的理解,最終協同設備廠商,定義了民機操作系統適航符合性方法,并支持其開展設備級的操作系統適航策劃,為國產民航客機的安全運行和自主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靈活變通 創新多維構型
面對近10個構型的天脈系列操作系統同步開展適航開發和前期論證工作,他需要統籌協調和對接眾多的上級機關、設備、用戶,對他來說頻繁的線上線下會議、微信商網信息早已是家常便飯。當多設備、多等級、多構型操作系統需要并行開發、同步攻關時,他作為項目負責人,就像同時指揮多支交響樂團,既要確保每個聲部的精準演奏,又要統籌全局的和諧共鳴。那些評審會上逐幀推敲的技術文檔,那些深夜燈下鍵盤敲擊出的一行行代碼,慢慢匯聚成國產民機操作系統叩開適航大門的密鑰。
在國產民機操作系統適航零基礎的背景下,他帶領團隊創新實施基于軟件CBB(通用基礎模塊)的研發模式,建立覆蓋需求、設計、代碼的公共模塊數據庫,形成“核心模塊統一開發、特殊需求定向擴展”的靈活開發架構,通過分級分類堆管理多構型操作系統研發任務,實現需求和代碼的復用率大幅提升,顯著降低了項目重復開發成本。
始終領跑 創建精銳團隊
在所里和部門的統籌支持下,他牽頭組建了“核心人員+外包人員”模式的民機操作系統適航開發團隊,核心人員抓策劃、抓需求、抓核心架構,外包人員實施外圍架構、需求、編碼、驗證。針對多領域、多機型并行開發的復雜局面,他策劃并帶領民機操作系統核心團隊人員迅速對項目級開發指南和模板開展策劃和開發工作,細化了民機操作系統的開發要求,迭代完成后迅速投入實施,并在實施中及時收集問題并更新,確保團隊成員按照統一的工作標準有條不紊地開展適航開發工作。
在緊急的項目周期內,他帶領民機操作系統團隊完成信息系統、維護系統等天脈系列操作系統藍標軟件開發的計劃、需求評審等一系列適航開發活動,同時與多用戶對接操作系統的裝機和適航策劃,為國產民機操作系統未來規模化應用奠定了技術基準。
從0到1的破冰者,從跟隨到領跑的破局者,他以拓荒者的膽識,在國產民機操作系統適航領域的“無人區”插下計算所旗幟;他以代碼為鉚釘,將適航要求鉚進民機操作系統的每一行需求;以標準為跑道,助力計算所民機操作系統振翅高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