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月
賽迪顧問
數字轉型研究中心
分析師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數字政府建設已成為各國提升治理效能、優化公共服務、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中國作為數字化領域的積極踐行者,數字政府建設在政策引領下步入快車道,呈現出全方位、深層次的發展態勢。對于數字政府服務商而言,既是大有可為的機遇窗口,也是競爭激烈的競技場。
一、中國數字政府頂層設計體系進一步完善
政務領域是關系中國治理效能、公共服務水平和社會穩定發展的關鍵核心領域。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是創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2024年以來,數字政府建設相關規劃和文件密集出臺,政策體系呈現“縱向深化、橫向拓展”的顯著特征,為數字政府建設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系統性指引。從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到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深化智慧城市發展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再到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以及《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數字政府相關頂層設計已涵蓋政務服務、數據要素、基礎設施、城市治理等多個關鍵維度,共同構成推動數字政府建設的政策矩陣,為中國數字政府建設指明方向。
二、面向“十五五”,中國數字政府建設呈現三大核心特征
面向“十五五”,隨著智慧城市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中國數字政府建設在治理范式、服務網絡、數據要素等方面展現出鮮明的特征。
1、治理范式智能化躍遷
數字政府的核心價值正從“提高行政效率”轉向“優化治理效能”。通過構建“感知-分析-決策-執行-反饋”智能閉環,實現對社會經濟運行規律的動態適配。2025年以來,遼寧、湛江、南昌、江門等多地的12345熱線平臺相繼接入DeepSeek,大幅縮短通話時長,并提升智能派單準確率;深圳龍崗僅用時數日即完成DeepSeek上線,將公文校驗時間從5分鐘縮短到秒級;深圳福田上線70名“數智員工”服務內容覆蓋超240項政務工作;浙江紹興AI數字人實現7×24小時服務,超30項服務“邊聊邊辦”。此外,政務大模型參數量突破千億級,Token處理成本目前已降至0.05元/千次,推動智能審批、風險預警等場景加速落地。
2、服務網絡向縣域下沉
隨著新型城鎮化戰略深化,縣域成為數字政府建設的主戰場。當前,全國已有多個區縣完成數字基座部署。上海市嘉定區以“一網統管”為核心,升級16個數字治理場景,涵蓋交通調度、應急響應、社區治理等領域;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依托“城市大腦”推進政務服務“智慧好辦”品牌,實現企業開辦“零材料、1小時辦結”,并構建民生訴求智能分撥系統,群眾滿意度達98%;廣西柳州市魚峰區啟動“魚峰鄉村釘”數字化服務平臺,構建“區-鎮-村-屯-戶”五級治理體系,整合農業補貼、土地確權等數據,實現村級事務線上辦理覆蓋率100%;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選定廣州市白云區等20個縣(區)作為廣東省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縣級試點,率先探索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技術架構上,“低代碼平臺+AI輕量化工具包”成為主流,支撐智慧農業、網格管理等標準化場景快速上線,基層政務數字化成本顯著降低。
3、數據要素市場化突破
國家數據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數據市場交易規模超160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截至2024年7月,全國已有243個省級和市級地方政府上線數據開放平臺,公共數據開放水平不斷提高。當前,全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取得實質性突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以及北京、浙江、上海、深圳、重慶等10余個地區率先開始探索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各地區各部門主要通過成立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政企合作等方式創新公共數據價值釋放路徑,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主要體現為整體授權、分領域授權、依場景授權三種模式。
三、重構加劇,數字政府服務商重構能力搶灘新機遇
在戰略指引與技術變革的雙重驅動下,數字政府服務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服務商將圍繞全域數字底座構建、數據要素運營創新和生態協同網絡拓展三大核心能力展開布局。
1、構建全域數字底座,強化基礎設施支撐
構建全域數字底座成為強化基礎設施支撐的關鍵。隨著政務服務、城市管理等場景對實時性、協同性要求的指數級增長,傳統分散式、碎片化的技術架構已難以滿足全域治理需求。當前,基于鯤鵬、海光、龍芯等國產算力底座的應用生態已逐漸趨于成熟。華為、浪潮、中科曙光等ICT廠商加速開展城市數字底座打造,通過數字基礎設施打造、城市智能中樞建設、城市數據資源集中管理、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建立等能力的集成與創新,賦能應急、人社、財政、水利、住建等跨部門業務協同,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學性和前瞻性。此類全棧能力集成,正成為跨部門業務協同和城市“智治”新范式的技術基石。
2、構建數據要素可信、可證體系,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國家數據局發布的《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明確提出,要“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城市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圍繞城市規劃建設、交通出行規劃、醫療健康管理、重點人群服務保障、生態保護修護等典型場景,發揮公共數據資源的引領作用,推動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融合應用,構建城市數據資源體系,支撐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為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破解公共數據流通應用難題,相關服務商正積極構建城市級數據中樞平臺,加速數據共享與流通。例如,中國電子云通過構建數據金庫,實現數據的存用分離和高度安全存儲,為數據要素的高效流通提供了堅實保障;華為以城市為單元,打造“城市數據空間”平臺,提供統一身份認證、統一軌跡存證、統一數據控制,實現公共數據與行業數據、社會數據之間的有效整合。
3、強化前沿技術融合,推動AI普惠發展
隨著部署門檻進一步降低,政務大模型正從“技術噱頭”走向“生產主力”。全國各級單位正加速推進DeepSeek一體機在政務領域的私有化部署。截至2025年3月,已有超80家廠商基于昇騰產品打造自身DeepSeek大模型一體機產品,應用于多語種智能客服、智能審批助手、企業登記注冊咨詢、智能政務熱線、智能引導機器人等多個政務服務場景,并在司法、應急管理等行業領域落地,有力推動智能政府建設,提升政府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4、構建“輕量化+場景化”解決方案體系,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向區縣下沉
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深入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正加速從省市核心區域向區縣延伸。針對縣域資源有限、需求分散等特點,服務商積極構建“輕量化基座+場景化應用”的解決方案體系,依托低代碼開發平臺和AI大模型技術,有效降低區縣政府的數字化門檻。華為、致遠互聯、釘釘、百度智能云等廠商依據區縣特色,以提升區縣治理效能和服務水平為目標,在興國、壽光、張家港等地先后落地全方位、定制化的智慧縣域解決方案,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在區縣層面的落地生根,推動數字政府服務在基層的全面覆蓋和深度應用。
更多行業案例及其特點,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賽迪顧問”公眾號,獲取最新動態。
微信號:ccidconsulting
本公眾號提供的內容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及其它問題,請及時在公眾號留言。
如果獲得轉載授權,請注明作者姓名和轉載的出處,不修改文章的標題、文字、圖片或者音視頻,以免曲解原文意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