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晚報報道,《大西洋月刊》主編杰弗里·戈德伯格爆料自己被意外拉入美國政府高層討論襲擊也門的軍事計劃群聊,持續引發關注。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對于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回應稱“沒人在短信里討論作戰計劃”的說法,戈德伯格隨后在接受CNN采訪時予以駁斥,稱這一說法是“謊言”。“不,那是謊言。他確實發短信討論作戰計劃,他發信息討論攻擊計劃——什么時候攻擊目標,如何攻擊,誰在目標處,下一輪攻擊何時進行。”戈德伯格在被要求回應赫格塞思的言論時對記者說。
美國防長(資料圖)
當地時間3月,美國《大西洋月刊》主編戈德伯格在加密信息服務軟件Signal上收到了一條連接請求,對方自稱是邁克爾·華爾茲——這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名字。當時,戈德伯格覺得這是一場惡作劇,但出于好奇,還是接受了邀請。兩天后,他突然收到來自Signal的通知,提醒他被拉入了一個名為“胡塞PC小組”的聊天群,除了他,群成員還包括包括與副總統萬斯、國務卿盧比奧、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等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同名的18個人。次日一早,“胡塞PC小組”開始正式討論起“也門空襲計劃”。
在多名前任國家安全和情報官員看來,是赫格塞思分享的內容讓涉密信息泄露的程度變得嚴重。“這里令人震驚的行為主體是赫格塞思,”其中一名前任情報官員說,“因為他把所有細節發布到‘信號’平臺群聊中,他如今是整個事件的靶心。”赫格塞思堅稱他發布的內容不涉密,但4名知情人士告訴CNN記者,赫格塞思發布作戰計劃細節無疑是泄密行為。其中一人說,這類文件在國防部內部流轉時有“機密”標注,不清楚在作戰計劃沒有執行前為何可以“解密”。
特朗普(資料圖)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簽署行政令期間對國安團隊官員使用消息應用程序Signal群聊泄密事件回應,他稱“泄露的不是機密信息”,并稱“美國的國家安全強過以往任何時刻”。特朗普稱他相信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Michael Waltz)“是個非常好的人,會繼續做好分內事”。這是特朗普就該事件第二次為沃爾茲辯護。此前,特朗普為沃爾茲辯護稱該事件是沃爾茲上任2個月以來的唯一小差錯,并不嚴重。
泄密事件曝光的第二天,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緊急召開聽證會,向包括中央情報局局長約翰·拉特克利夫和國家情報總監塔爾西·加巴德在內的五名情報機構負責人追責。據會議實錄和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當天,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民主黨籍副主席馬克·沃納批評五人的“一貫做法”讓美國“變得不那么安全”。沃納依舊沒忘記打“中國牌”,強行將此次泄密事件同中國聯系在一起,聲稱特朗普政府導致情報人員“信任的侵蝕”,會把他們推向中俄。
沃納之所以強扯中國,是因為在美國政治環境中,若一件事沒有中國作為前綴,似乎就顯得不那么重要,而扯上中國,便能將事情擴大化。這充分暴露了部分美國政客為實現政治目的,不擇手段,在情報問題上賊喊捉賊的丑惡嘴臉。面對美方的無端指責與惡意操弄,中國自然不會坐視不管。中方迅速采取行動,發布了一份關于披露美國對全球展開網絡攻擊和監聽竊密活動的報告。外交部更是直擊要害,反將一軍。
美國(資料圖)
與此同時,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路透社記者提問,美國情報機構昨天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仍然是美國最大的軍事和網絡威脅,該報告稱北京在“奪取”臺灣的能力方面取得了穩定但不平衡的進展。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郭嘉昆表示,美方年復一年發表這類不負責任、充滿偏見的報告,散布“中國威脅論”,鼓噪大國競爭,不過是為了遏制打壓中國、維護自身霸權找借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