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在結束華盛頓的行程后,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謝夫喬維奇近日開啟中國之行,這也是他就任后首次訪華。法新社稱,謝夫喬維奇此訪正值美國政府即將對歐盟加征關稅之際,歐盟希望訪問有助于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下改善布魯塞爾與北京的關系。據法新社報道,謝夫喬維奇將在北京停留兩天。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次訪問的目的是促進歐盟與中國之間更加平衡、合作的貿易關系,重點是互惠、透明和互利。”
歐盟貿易專員和法國外長同一天訪華,主要目的無疑是尋求改善中歐關系。這就不得不提到中歐關系之間的最大障礙——關稅。此前,歐盟不顧中方的堅決反對,執意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導致了中歐貿易關系緊張,中方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作為反制,包括對自歐盟進口的白蘭地執行臨時反傾銷措施,以及對歐洲的豬肉和乳制品進行立案調查。而法國作為最積極推動對華加稅的歐盟成員國之一,遭受的損失也是最嚴重的。
馮德萊恩(資料圖)
這其實也和西方國家持續已久高高早上的霸權思維有關,他們擔心在與中國的貿易合作、戰略合作中會失去主動權。但他們這種故作強硬姿態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因為全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就是美國和中國,現如今美歐關系愈發交惡,如果歐盟不想有更大的損失,那與中國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就是他們的首要目標,更別提中國的制造業和產業鏈都是他們繞不過和避不開的環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份,原中國駐法大使,被新任命為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
近期,多位歐洲國家政要接連訪華,從已來華訪問的英國能源安全和凈零排放大臣、意大利參議長、葡萄牙外長,到即將訪華訪問的歐盟貿易專員、法國外長等,無一不受到外媒關注。當前,世界正處于新的動蕩變革期,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團結合作是各國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視歐洲為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愿同歐方堅持伙伴定位、擴大開放合作,推動中歐關系健康發展。中歐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中歐雙方的共同利益遠遠大于分歧。
歐盟貿易專員(資料圖)
我國外長曾介紹,50年來,中歐合作獲得長足發展,貿易額從當年的24億美元增長到7800億美元,投資額從幾乎為零增長到近2600億美元。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成為聯接亞歐的“黃金通道”。“50年后的今天,中歐經濟總量超過世界三分之一,中歐合作更具戰略意義和世界影響。一個健康穩定的中歐關系,不僅將成就彼此,還將照亮世界。”王毅表示,今年初中國領導人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通話時指出,國際形勢越是嚴峻復雜,中歐越要秉持建交初心,加強戰略溝通。
雖然根據歐洲之前的說法,謝夫喬維奇這次訪華的議程會更“積極”,但在近日,他們卻突然改變了口風。所謂“有著豐富對華事務經驗”的歐洲官員稱,他們想要的東西都非常“具體”,而且有著明確的清單,但中國“從來都沒有回應過”。在這名歐洲官員看來,中國人正在“越來越頑固”。也有人認為,對于中歐關系,他既不樂觀,也不悲觀,只是“堅定”。倒是謝夫喬維奇本人對訪華持有樂觀態度,即便他在之前沒有與中國打過多少交道。
歐盟(資料圖)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都希望歐盟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獨立力量,和中美“三足鼎立”。為此前些年一直在盡可能拉攏歐盟,甚至和歐盟搞了一個自己吃虧的《中歐貿易協定》。然而歐盟被美國控制太久、太深,根本就站不起來了。如今,美國又是公開嘲笑歐洲白左價值觀落后,又是在俄烏沖突談判時不讓歐洲上桌,還要對歐盟增加關稅。結果歐盟仍然是對美國念念不忘。對歐盟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中國聯手,最起碼也要把接下來的4年應付過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