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文 | 吳蕓鴻
由北京畫院主辦的“鐵筆撼山岳——李駱公藝術研究展”將于2025年4月4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開展。此次展覽精選了李駱公先生120余件套的藝術作品,以早期油畫、交游篆刻、書法創作及晚期油畫四大板塊,系統呈現李駱公先生貫通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探索之路。
李駱公
破浪西潮
李駱公的藝術探索之路始于1936年進入上海美術??茖W校求學。從上海美專系統學習現代繪畫開始,到東渡日本深造西方現代藝術,再到學成歸國后創造性地將東方美學精神融入表現主義繪畫語言。他以深厚的中國傳統寫意精神為根基,對西方油畫形式進行創造性轉化,開創出兼具國際視野與民族氣質的獨特藝術風格。
金石有聲
李駱公的篆刻藝術歷經三個重要發展階段:早年師從陳子奮、王個簃奠定傳統根基;1957年后在郭沫若、錢瘦鐵等支持下專攻篆刻,初期取法齊白石單刀技法;1961年起深入研究大篆文字,融匯吳昌碩、齊白石、鄧散木、寧斧成諸家之長,并吸收東西方藝術精華,構建獨特美學體系。他將傳統金石雄渾氣質與現代構成理念完美結合,開創了篆刻藝術的新境界,形成既具古拙韻味又富現代張力的獨特印風。
篆草新風
李駱公的書法探索始于幼承家學,青年時期在上海美專兼修書法及篆刻,得名家指導研習篆隸,沉迷鉆研漢字造型,取法甲骨、金文等精髓,以現代美學思維解構漢字造型規律,將八大山人、石濤、吳昌碩、齊白石等歷代大師的筆墨精神熔于一爐,開創出兼具金石韻味與時代精神的“篆草”書體,拓展了傳統書法的表現維度。
漓畔駝蹤
1977年,一場洪水沖毀了李駱公先生畢生創作的百余幅布面油畫,他將殘作付之一炬,在漓江邊以五幅風景寫生為繪畫生涯作結。駝蹤意為其堅韌精神的象征,正如他所言“心中時刻在畫”,真正的藝術生命不在于物質載體,而在于精神內核的延續。深刻詮釋了藝術超越載體的本質追求,為后人留下關于藝術生命力的永恒思考。
“鐵筆撼山岳,方寸容天地”——這是李可染先生對李駱公篆刻藝術的贊譽。在二十世紀中國藝術變革的浪潮中,李駱公先生正是以“鐵筆撼山岳”的開拓精神,在傳統與現代的交匯處開辟出一條獨特的藝術之路。這不僅是一位藝術家個人探索的寫照,更是那個風云激蕩的年代里,中國藝術家們以傳統為根基、勇探新境的創作精神的生動體現。
此次展覽展期將延續至2025年5月11日,誠邀廣大藝術愛好者蒞臨觀賞。
《自畫像》 1942—1944年 40.6×31cm 木板油彩
《讀書的少女》 1940年 37.7×46cm 木板油彩
《哈爾濱街景之一》 1944年 35×44.5cm 木板油彩
《蝶戀花·答李淑一》 1983年 81×179cm 紙本水墨
《龜雖壽》 1978年 190×500cm 紙本水墨
屏幕向右旋轉 90°觀看
《楓橋夜泊》 1987年 97×517cm 紙本水墨
《肖形印》 1960年 5.3×5.7×3.7cm 壽山石
《我有我法》 1980年 5×5.5×3cm 壽山石
《漓江煙雨》 1980年 10.7×10.2×2cm 滑石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鐵筆撼山岳——李駱公藝術研究展
主辦單位:北京畫院、天津美術學院、廣西書畫院、桂林畫院
承辦單位:北京畫院美術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4日至5月11日
展覽地點:北京畫院美術館一、二層
責編:勾曉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