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鈞哥哥
撰稿|鈞哥哥
1
一些熱心球迷(鍵盤俠)又炸了!
孫穎莎主管教練邱貽可開個直播賣貨,某些球迷就像踩了尾巴似的上躥下跳:"教練不務正業""耽誤莎莎訓練"。
有些人真的咸吃蘿卜淡操心,國乒教練就不是人了?人家就不能有下班生活?
教練是24小時保姆嗎?人家邱指導帶完訓練帶比賽,帶完國內帶國外,全年無休守著運動員才叫負責?人家不要陪家人?不要處理私事?再說人家帶貨是占用訓練時間了嗎?
國乒的訓練體系擺在那,備戰計劃精確到分鐘,教練組能分不清主次?
這就好比說老師周末送外賣會影響教學,快遞員下班開滴滴就是不務正業。合著搞體育的必須苦哈哈守著清貧人設?
人家憑本事賺錢,只要不影響本職工作,礙著誰眼了?某些球迷真是把"飯圈那套"玩明白了,把教練當愛豆經紀人管。
2
現在都是什么年代?體育早就不是"舉國體制"的孤島了??纯锤舯谧闱颍系蠆W拉代言手表、汽車照樣帶曼城拿歐冠。NBA教練拍廣告、出書、做節目是常態。
乒乓球要發展,就得擁抱商業化,教練帶貨不過是冰山一角。
別拿"影響成績"說事。孫穎莎去年連拿三冠王,邱貽可的"放養式"訓練法功不可沒。人家教練團隊比誰都清楚分寸,該嚴的時候比軍訓還狠,該松的時候也知道讓運動員喘口氣。
再說帶貨能占多少時間?一場直播三小時,備賽期一個月幾十天,這賬都算不過來?
馬琳當年代言李寧球鞋的時候,也沒耽誤帶劉詩雯拿世乒賽冠軍。王皓接廣告拍到凌晨,第二天照樣盯著樊振東加練。
這些功勛教練的商業價值,本身就是國乒IP的延伸。邱貽可這次嘗試,恰恰說明國乒在打破"教練只配幕后"的刻板印象。
3
說到底,某些人就是見不得體育人"接地氣"。覺得教練必須苦大仇深,運動員必須兩耳不聞窗外事。
可體育本來就是大眾娛樂的一部分,孫穎莎參加綜藝圈粉百萬,樊振東代言汽車擴大影響力,這些商業化運作讓乒乓球從"冷門項目"變成"頂流運動"。
別光盯著教練帶貨這點事,多看看乒乓球推廣的困境。WTT賽事獎金低得可憐,基層教練月收入幾千塊,這些現實問題怎么解決?難道指望用愛發電?
教練團隊適當商業化,既能提升個人收入,又能擴大項目影響力,這是雙贏的棋局。
商業化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乒乓球破圈的翅膀。當年鄧亞萍拍廣告、劉國梁上綜藝,多少人罵"不務正業",現在回頭看,正是這些"離經叛道"的舉動,讓國乒成為全民IP。
邱貽可直播帶貨,不過是國乒商業化浪潮里的一朵浪花。
4
未來會有更多教練走進直播間,更多運動員登上廣告牌。這不是墮落,而是體育產業進化的必然。
當球迷能買到教練推薦的球拍,看到運動員代言的運動服,這種"零距離接觸"反而能培養更多新生代球迷。
那些罵街的人,本質上是在阻礙乒乓球的發展。
所以,與其糾結教練該不該帶貨,不如思考如何讓體育商業化更規范。
當國乒能像NBA那樣形成產業閉環,當教練團隊能像歐洲豪門那樣專業分工,中國乒乓球才能真正長盛不衰。
邱貽可的這次"吃螃蟹",或許正是國乒破局的新起點。
免責聲明:本文中描述的過程和所配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旨在傳遞社會正面信息,無低俗或有害引導,不代表本平臺立場,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感謝原作者的辛勤付出,著作權歸屬于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來源、作者標注錯誤或侵權,請原作者持權屬證明,后臺私信聯系本號,我們將及時更正或盡快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