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創新之城,必是“龍鳳和鳴”的夢想之城。
3月,一個三十人左右的全國記者團訪問杭州,三天里,采訪了15家杭州科技企業、政府機構。記者們發現,這些科技企業很有共性,公司創始人普遍年紀不大、科研出身,3/4是男性。
科創領域似乎是“理工男”的天下——“杭州六小龍”六位創始人均為男性,浙江省2024年首批十位科技型企業家、十位青年科技型企業家均為男性。
當人們將目光投向杭州這片創新熱土時,往往忽視了另一股蓬勃生長的力量——女性創業者正以柔韌與智慧,在基因科技、生物醫藥、碳中和、新能源、數字醫療等領域,書寫著她們的科創傳奇。
《浙商》雜志尋訪了杭州數十家女性領銜的科創企業,發現聯川生物郎秋蕾、康佰裕生物科技楊文君、超騰能源王敏娜、宇谷科技劉愛明、梅清科技楊梅青,作為女性創業者的優秀代表,共同構成杭州科創版圖上的“五小鳳”。
科班出身,掌握國際頂尖科研優勢
一批具備專業科研背景的女性,憑借國際頂尖科研優勢,在知名科學家的支持下,創出頗具實力的企業。
聯川生物創始人、董事長郎秋蕾,杭州人,出身于教師家庭,大學時就讀生物學相關專業,2001年本科畢業后又考上浙江大學微生物專業,最終實現碩博連讀。2004年,她得到前往美國休斯頓大學留學交流的機會,并結識了美國密歇根大學化學工程學教授周小川、休斯敦大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教授高曉連夫婦。兩位教授專注于生物、化學、DNA合成領域,在業內享有很高的聲望。
2006年,在兩位教授的支持下,聯川生物設立,50萬起步資金,2名員工起家,郎秋蕾創建了聯川生物,那一年,她27歲。
經過近20年探索,聯川生物已步入發展的快車道,不斷豐富產品線,開拓更多產品和服務。公司掌握多種復雜樣本制備工藝,組織類型的數量擴展至數百種,極大地豐富了醫院科研課題組的樣本類型,已服務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斯坦福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等知名高校。
公司也吸引了眾多資本入局,迄今共完成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浙商創投、華睿投資、如山資本、海邦投資、海越投資、錦聚投資等。
同樣具備專業背景乃至家學淵源的,還有康佰裕生物科技創始人楊文君。她是溫州人,出生于醫學世家,醫學和管理學雙專業背景,哥哥是國際頂尖腫瘤免疫學家、臨床科學家,在腫瘤免疫和細胞治療方面取得卓越成就,曾當選美國“十大杰出青年科學家”并榮獲科學突破獎,并連續多年獲美國頂尖腫瘤學家稱號,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Science、Nature Medicine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百余篇論文。
楊文君一直懷揣產業報國的夢想,隨著國家將細胞治療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應政府邀約,將企業落地杭州。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抗腫瘤免疫精準治療的生物科技公司,率領團隊在新型CAR-T細胞治療領域實現顛覆性突破,可打破現有價格壁壘,大幅降低市場售價。
康佰裕核心團隊由多名國際知名科學家組成,同時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團隊,核心人員中碩士及以上學歷超過90%,博士學歷占50%,海外留學背景占20%。公司為杭州市重點擬上市企業,并連續多年入選準獨角獸企業,以“引領科技創新,為人類健康帶來福音”的愿景,做老百姓用得起的I類細胞創新藥。
非科研出身,女性領導男性為主的技術團隊
在科創領域,還有一批女性創業者未必是科研出身,但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極強的領導力,率領男性為主的科研、技術團隊在市場中開疆拓土,發展成為行業頭部企業。
杭州超騰能源創始人、董事長王敏娜,“80后”,金華人,水電專業畢業,曾是一家知名臺資冷卻塔企業多年的“銷冠”。出于對碳市場的敏銳覺察,早在多數人不知“碳交易”為何物的2006年,她便創立了超騰,并在此領域深耕19年。
超騰在聯合國成功注冊36個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為客戶達成碳交易金額達數千萬元。作為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優秀企業代表,王敏娜和團隊連續12年受邀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
隨著我國“3060”雙碳目標的提出,超騰為國內政府、企業、碳市場提供全域碳中和服務。在政府層面,已服務200余個地方政府,完成80多個省、市、縣區的碳達峰實施方案編制;在企業層面,服務4000家/次企業,賦能上千家企業綠色轉型,其愿景是“陪伴中國企業走向碳中和”;在碳市場開發上,超騰積極布局國內外林業碳匯項目,與新加坡林業公司合作開發巴布亞新幾內亞林業碳匯項目,推動國際碳減排合作。
王敏娜率領的,是一支來自985、211等國內重點院校的技術團隊,杭州總部員工中,博士(博士后)與碩士研究生學歷人數比例超過70%,為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超騰能源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專精特新企業、杭州高新區(濱江)瞪羚企業等榮譽,持續引領行業發展。
宇谷科技創始人劉愛明,來自井岡山,96年離開家鄉來杭州開啟創業生涯。數學專業,卻干起了銷售、人力管理、投融資業務,并帶領團隊在AI新能源領域闖出了一片天地,打造“這鋰換電”、“充電小斑馬”等品牌,入選2024ESG她力量年度女性開拓者。
目前,宇谷科技充換電業務布局全國近500個城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布設換電柜——比如在杭州,就有3000多個柜——總計投放了數十萬塊智能電池,主要服務于即時配送、智慧出行、智慧能源領域。2024年,公司用戶增長約25%,用戶規模全國第二,市場占有率近20%。
基于自有大數據,宇谷科技研發了首個鋰電池檢測大模型。在全國投放的自研智能鋰電池、智能換電柜,通過端云協同平臺,實時上傳電流、電壓、內阻、溫度等數據,可預警電池異常,檢測精度高達98%,能顯著降低兩輪電動車起火風險,提高電池續航能力。
宇谷科技擁有一批高水平研發人才,公司CTO李朝博士入選2024年斯坦福大學“全球2%頂尖科學家”榜單,公司榮獲2024年聯合國ITU“AI for Good 創新影響”獎,入選信通院端側通用智能創新應用優秀案例,為智慧能源創新發展樹立了全球行業示范。
同樣善于把握商機、在細分賽道做得風生水起的,還有梅清科技董事長楊梅青。她是福建莆田人,二十多年前來到杭州經商。2007 年,她看到國內醫用干式膠片市場被國外品牌壟斷,醫院采購成本居高不下,患者就醫負擔沉重,她下定決心改變這一局面。她率領團隊果斷進入醫療膠片領域,做了無數次實驗,嘗試了上百種材料和配方,最終成功研發出符合標準的產品,并逐步打破外資企業在醫療膠片市場的壟斷局面。
如今,楊梅青率領團隊在醫療影像數字化領域開拓出一條嶄新的航道。她主導搭建的區域AI物聯網+影像云會診平臺,宛如一張緊密交織的大網,將超過2000家醫療機構緊密相連。這一平臺打破了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了醫療影像數據的高效流通與共享。公司首創的“AI數據解讀系統”,實現產業與互聯網平臺數據的資產化轉變,公司打造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國產化率達到95%,有力推動了我國智慧醫療產業的自主化、國產化進程。
梅清科技獲得來自上市公司創業慧康等企業、機構的外部投資,并擁有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瞪羚企業等榮譽。
龍鳳和鳴的未來圖景
杭州“五小鳳”的成長軌跡揭示著科創領域的深層變革:在硬核科技領域,溫柔不是軟肋而是鎧甲,共情不是局限而是優勢。女性創業者的科技創新往往充滿溫度,這正是男性主導的科技界稀缺的“她力量”呈現。
當杭州市一年為超過500位女性提供創業擔保貸款近2億元,當杭州市婦聯攜手浙江農商聯合銀行為全市婦女創業群體提供不少于200億元的融資額度……這座城市正在證明——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從不是男性的獨舞場。
站在2025年的春天回望,“五小鳳”的故事已超越個體成功的范疇。她們用技術突破打破性別偏見,用管理創新重構組織效率,用商業實踐詮釋社會責任。
當越來越多的“她”站在科創潮頭,杭州正在書寫這樣的啟示——真正的創新之城,必是“龍鳳和鳴”的夢想之城。
來源:《浙商》雜志 記者 孫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